Quantcast
Channel: 心意太极阴阳八盘-颜紫元
Viewing all 69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转载]纪念抗战70周年,以“揭黑”张灵甫拉开序幕?

$
0
0

纪念抗战70周年,以“揭黑”张灵甫拉开序幕?

纪念抗战70周年,以“揭黑”张灵甫拉开序幕?

    官媒、军界人士突然把矛头对准张灵甫进行鞭尸般的攻击。我这里把前些天和今天上午用@肖雪慧24 就此事发的若干微博补充、整理出来。

 

纪念抗战70周年,以“揭黑”张灵甫拉开序幕?

    一直以来,二战和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一个讳莫如深日子,每逢十年的纪念日,除中国之外的战胜国无不隆重纪念。就连在希特勒铁蹄下沦陷了的法国,也因为有在英国的流亡政府领导法国抵抗运动,战后每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从未拉下过。但身为反法西斯战争四大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年年冷淡这个日子,民间热情无处置放。60周年纪念来临之前头一年,各界跃跃欲试,筹备了包括学术讨论、大小型演讲、出版等在内很多活动,我认识的出版界朋友就在积极组织选题。不料,禁令下来,相关活动统统被叫停。于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我们这个战胜国又在不尴不尬中度过。终于,去年官方宣布要在今年举行隆重纪念。虽然对官方宣布跟苏联联合举办二战胜利纪念,感觉怪怪的,但不管怎样,正视就好!

    我国将怎样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关心这段历史、珍惜这份历史荣耀的人士可能有过各式各样的猜测、设想,但恐怕想象力再丰富的人也不会估计到,2015年开年,抗战这个主题竟以大众网一篇“张灵甫是抗日名将吗?”和徐焰少将的文章“将张灵甫抬高为‘抗战名将’是‘项庄舞剑’”来呈现。

 

    除官方网站和徐少将文章,还有一批闻风而动的人以“历史虚无主义”为题开研讨会,内容之一也是张灵甫。研讨成果尚未发布,但从发在微博上的研讨会图片和主题介绍,要说什么,明眼人一看便知。不过看到图片不免产生点题外联想:去年十几位学人、律师在微博发一张研讨会图片,后果很严重,十几人个个涉嫌寻衅滋事,这些关在屋子里对社会“寻衅滋事”的人士轻则被传讯,重则被抓被捕,有的至今未得自由身。这回呢?我很好奇!

    官媒、军界和一些文人配合很默契。大众网和徐少将那两篇文章,很多官网跟进,转发在很显要位置,俨然在掀起又一场舆论风暴。

    两篇文章从题目、内容到风格都很接近。完全是“揭黑”张灵甫的架势。

    揭什么?一揭“抗日名将”名声为虚;二揭张灵甫的人品,徐少将说他“品德之差丧失了正常人的底线”。

 

    “是抗日名将吗?”——这是个无意义的问题。

    作为军人,张灵甫是不是抗日,完全可以根据事实做“是”或“不是”的判断。但是不是名将,却见仁见智,不一定有共识。借是不是“名将”对一位抗战将领发难,是在攻击社会道德底线,而抓张灵甫私生活中有争议的一面下“品德之差丧失了正常人的底线”结论,令人吃惊:徐少将也不怕被打嘴巴:他们奉为伟人的,私德公德堪提吗?而他本人,用这样的语言攻击一位抗日将领,他有正常人的底线?

 

    外战、内战,孰轻孰重?

    说张灵甫“品德之差丧失了正常人的底线”。然而,在民族危亡之际,一直在战场跟入侵者拼杀,张灵甫就大节不亏。但从没上过战场、没有迎击过外敌的徐少将却把整个抗战期间都在跟日军战斗的张灵甫同早年刺杀摄政王、后来降日的汪精卫相提并论,指责有人“抓住张灵甫参加抗战这一点便一味吹捧”。“这一点”三个字把这位军人对“参加抗战”的轻蔑和不屑,暴露无遗;因为后来的内战而一味贬低张灵甫,既暴露出徐少将以党派立场和成王败寇价值观对内战双方做正义与非正义定性,还暴露了在他心目中,那场内战重于抗击侵略者的战争。无论给他看重的那场内战赋予怎样的光环,这样的战争价值排序出自一个有将军头衔的军人,对国对民都是挺可怕的不祥之音!

 

    谁在“项庄舞剑”?

    徐少将指“将张灵甫抬高为‘抗战名将’是‘项庄舞剑’”。然而,思想和价值多元时代,有人推崇张灵甫,不管对他的推崇中有没有包含其他想法,都有存在权利,而无人有权干预。有些人是“张粉”或“国粉”跟另一些人是其他什么“粉”一样,属于各自的情感、价值倾向,也是他人或什么机构无权置喙的。然而徐少将一个“项庄舞剑”,就把推崇者往阴谋论靠,在中国,谁如果被官方视为“项庄舞剑”,是要付代价的。徐文还把所谓有人“抬高”张灵甫,延伸到指责“电视屏幕也是‘国军抗战剧’满天飞”。然而“满天飞”之说主观色彩太强,再说,这类剧是不是“满天飞”,又是个不着调问题。如果是个严肃的研究者,该问的是:这类剧是不是符合抗战史实——考虑到我国的广电管制,这个问题可退而求其次:是不是“接近抗战史实”?如果接近史实,抗战影视“满天飞”不好吗?中国抗战即使从1937年算,也打了整整八年,是二战中历时最长、最惨烈、最艰辛的,却由于人们心照不宣的原因,少有像样的影视作品。如果尊重那段历史,徐少将不应该指责“满天飞”,而应该要求拍出能真正反映中国抗战的好片。但他借一个不着调问题发难,大有鼓噪对荧屏进行清理,重新雪藏那段历史的意味。

 

    抗战胜利70周年,触痛一些人病态敏感的神经,竟然以对抗战将领的讨伐拉开序幕,开端竟如此不堪。

    2015年1月28日星期三

纪念抗战70周年,以“揭黑”张灵甫拉…   


[转载]美国总统里根1984年在复旦演讲 至今震撼

$
0
0


1984年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告诉中国人民什么是美国价值。他是这样说的:

“...我发现,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怀有同样热烈和深厚的友情,这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但是,在今天与大家见面和谈话以后,我感到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民。想来你们也有同感,也想更多地了解美国人民。

“我想介绍一下美国,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价值观。

“ 首先美国其实是许许多多的美国。我们常把美国称为移民之国,情况确实如此。美国人来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美国有世界上的每一个种族,每一种宗教,并且各种族、各宗教的人数不是很少,而是很多。在纽约港有个自由女神像,举着欢迎的火炬,迎接那些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美国人。她已经迎接了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她仍然在欢迎着他们,她像征着我们敞开的大门。

“所有的移民带来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习俗和理念。神奇的是,也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他们不需要舍弃他们的这些传统来入乡随俗。事实上,他们带到美国来的,就成为了美国的一部份。这种多元化,丰富了我们,也塑造了我们。

……

“ 有时候在美国,我们中一些人会各持己见。我们是一个喜欢争执的民族,我们拥有各抒己见的自由,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们始终凝聚成一个社会,我们已经凝聚二百多年了。因为一些共同的信念使我们团结起来,我们对这些信念是如此深信不移,同时了解这些信念对了解我们国家又是如此重要。

“我们相信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的尊严,我们的制度就建立在对每个人所特有的天赋、他的自我抉择和追求自己生活信念的尊重之上。

“我们深信,我们如此深信,以至我们熟记于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享有造物主赋予的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我们根据人民的投票选举政府。这也是我们如何选举国会和总统,我们说在我们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确是如此。

“让我谈谈美国的性格。也许你会觉得,如此多元的民族,哪来一个确定的性格?但是在根本上,确实存在这样的性格。

“我们是公正的民族。我们被教导不要夺取属于别人的东西。我们中许多人,就像我刚才说的,是移民的子孙,从先辈移民身上,我们学会了艰辛劳作。作为一个民族,我们从贫寒中发达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那些通过艰辛劳作而拥有自己的一切的人更值得信赖。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美国人民热爱自由,也愿意为维护别人的自由而战斗、而献身。四十年前,当法西斯军队席卷欧洲大陆,美国人民挺身而出,投入战斗,为保卫受侵略的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

“ 当法西斯军队席卷亚洲的时候,我们和你们并肩抗敌。在座的有些人会记得那时的情况,会记得美国的杜立德将军率领的空军中队,飞越半个地球前来助战的故事。有些飞行员在中国上空机毁人伤,你们还记得那些勇敢的小伙子吧?你们把他们藏起来,照料他们,给他们包扎伤口,你们救了他们很多人的命。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们主动从我们战斗过的遥远的地方撤军,我们没有永久的军事占领地。我们没有要别人一寸领土,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我们尊重他人自由和独立的记录是清白的。
 
“美国人民是热情的人民。战争结束后,我们帮助盟友重建家园;我们还帮助我们的敌人重建家园。因为我们要帮助那些由于不好的政府的错误政策而受害的无辜民众,因为他们繁荣起来了,和平才会更安全可靠。
 
“和你们一样,我们继承了幅员辽阔的国土,有一望无际的丛山峻岭,沃土良田和无边草原。辽阔的国土使我们能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使我们充满希望。我们设计了一个奖励个人努力、给予人们希望的经济制度,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憎恶战争。我们认为,我们历来认为,战争是罪恶,是可悲的浪费。我们希望与邻国和平相处,与朋友和睦共存。
 
“我还要谈谈我们民族性格的另一方面:宗教和信仰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是一个有许多宗教信仰的民族。但是大多数美国人的信仰来自摩西的圣经,是摩西引领了人们摆脱奴役;也来自基督的圣经,是基督告诉了我们要像爱自己那样爱邻居,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而这也塑造了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祝福别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听到人们不能尽施才华或不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时,我们会为他们难过。
 
“我们欢迎你们了解我们,人民之间的友谊就是这样开始的,而人民之间的友谊,是政府之间友谊的基础。”【35】
 

这个美国人,就是美国第四十任总统里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全世界最歧视中国人的国家是中国自己!没有之一!

$
0
0

全世界最歧视中国人的国家是中国自己!没有之一!


 

即使你是个文盲,你也可以经常在CCTV上看到,西方对中国有“偏见”。你还会经常听到海外华人这么说,西方人歧视中国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等等……那么问题来了,西方那么万恶,他怎么不回来伟大祖国呢?

 

实际上最歧视中国人的国家是中国!没有之一!中国人在自己的祖国,不仅需要暂住,连生孩子都无法自主,需要被计划。摆个摊可能被城管围殴,讨个薪可能被差佬打死,你上个网还得被噤声……现实生活中处处是歧视,连网上虚拟世界也尼玛如此,别人是互联网,你只能玩局域网……这可是你的祖国啊!

 

当然,你说西方人对中国人是不是有偏见?这是肯定的。中国人对黑人照样也是偏见啊。甚至连比中国人文明和高素质得多的日本人,中国人也尽是偏见。对不了解的事物有偏见本来是很正常的。可中国人却有一种奇怪的精神分裂,一方面,中国人很自大,整天喊着大国崛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要教训越南菲律宾这些小国,还要干翻日美,巴拉巴拉……另一方面,又极其自卑。对外国人的赞美非常“饥渴”,一旦有人说了几句“外话”,麻烦了!辱华!于是,又要举国愤怒了!如果对方是日本,那更惨,“反日爱国”运动又要来了,于是愤愤们又要上街对同胞打砸抢了……

 

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民族,让人难以理解。就连全世界对中国人最好的美国,中国人也不满,整天叫嚣着反美。好像全世界都欠中国人一样。这边辱华,那边还是辱华,到处都是辱华。怎么你的心比泡泡还敏感啊?一碰就破?其实很简单的事情,中国人记住这么一个真理,权贵富豪们往哪里跑,哪里就是最好的。如果西方对中国人那么差,怎么中国最有钱最有权的人,蜂拥着往那边逃呢?

 

更何况,海外大多数所谓的反华,其实根本不是针对华,而是针对……你懂的。同样是华人,人家台湾人在世界上就没有遭受这么多“歧视”。为什么?华人世界那么大,怎么整天就你大天朝被“偏见”呢?这也太巧合了吧?

 

可能是我个人比较偏激吧,在我看来,当你的行为总是反文明的时候,你就应该被歧视,不仅如此,还应该被抵制。最好从此被禁止出国门,免得出去丢人显眼。

 

希望那些没头没脑,素质低下又狂妄自大的中国人记住:人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而歧视你,而是因为你才歧视中国人!(关注公众号:瓶中喵;微信号:pzmiao;每天推送墙外好文章,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转载请注明来源。不要把这些裁掉。谢谢。虽然我知道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做,但还是愿意相信,你是一个有底线的人。)

 

(下面分享的是知乎上的一个问答,有个爱国青年问,“为何一些海外中国人喜欢说自己没有像其他中国人那样受到种族歧视?是不是没被白人歧视可以增加自己威信?”很快,一个叫刘易杰的大神跳了出来。于是,神回复也就出来了。强烈推荐所有人仔细阅读!不过,无脑爱国愤愤看完可能会不开心!^_^)

 

最歧视中国人的国家是中国!没有之一!

文/刘易杰

 

先预警,我说的肯定是某些中国人不乐意听得,你们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我就非常纳闷儿的一件事就是:相当一部分如题主一样的中国人为啥老觉得自己出去会被歧视?或者说,某些中国人碰到别人不待见自己,就往“歧视”上面靠,这种发自肺腑的自卑感是怎么来的?要我看最讽刺的就是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会觉得欧美歧视问题严重。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最歧视中国人的国家就是中国~~~都没有之一。

 

出来了你就知道,制度上的不平等和歧视性政策,你根本遇不到,现在哪个国家要是还敢有比如某某民族不许生二胎,你出生在农村我就不让你进城,进城了也不给你儿子上户口,不让你孩子在首都上学,必须回你们家村里念,念完了书高考要比首都学生多考200分才能进大学……诸如此类的政策,绝对被打成反人类啊。

 

不说这些,就是在职场上,对不同民族、性别、宗教的平衡和保护,简直到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地步了,哪个公司敢说因为你是中国人我不录取你,能告到它破产。不用说这个,面试的时候,除了工作相关的信息,你多问一句:你结婚了么?你信什么宗教?搞不好都会惹麻烦。就连年龄歧视现在都在被严格禁止,雇主在请人的时候不得限制年龄(自行搜索反年龄歧视法案)。所以,这么多政策法规保障歧视不会发生,你怎么还觉得有歧视?反过来,在中国你连“政治面貌”都得写在履历上,为啥还觉得没被歧视么?

 

要我说,中国人出了国,不光不应该感觉被歧视,反过来应该赶脚:哎我操终于不被歧视了。

 

要是换了护照移了民,更是任何一项该国国民享有的福利和权力,你都完完全全享有,任何人,机构,企业不会对你区别对待。比如说妇女带薪产假,生孩子的补贴,最低生活保障,选择工作时候的职位和待遇,完全不会因为你(曾经)是中国人,有任何区别——反过来你再看看国内已婚未孕的女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什么待遇?更可爱的是你拿着一本美利坚护照回中国,发现原本歧视你的中国人也不歧视了:原来得缴税五年才能在北京买房买车,现在你在那儿呆一年就成了,原来你家孩子丢了得等24小时才立案的那警察,现在丢个自行车都能当天找回来。

 

所以我就特别搞不懂,如题主所说的中国人在海外的“歧视”,究竟是个啥?这帮人在中国都不感觉被歧视,出来了得多么强大的压迫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被歧视了阿?究竟是什么具体事例造成了你们这么根深蒂固的觉得中国人在海外就是被人歧视啊?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有些人觉得我在中国从来都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没人查票绝对不买,小便宜能占就占没人的地方随地大小便,我作弊我抄袭把书念,我走后门托关系把事儿办,这种事儿我在中国从来没人逼逼叨叨,为啥出国了之后都特么跟我翻白眼,这绝对是歧视中国人啊。

 

我就想说:人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而歧视你,而是因为你才歧视中国人。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在“习近平与民主党派”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
0
0

在“习近平与民主党派”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资中筠

 

  上午很多有识之士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我很钦佩,那一片痴心也令人感动。这些意见多少人多少年来也发表了不少。我首先一个问题是:我们说给谁听?假想的听众是谁?好像还是眼睛向上,希望掌权者采纳,可能吗?我想起我曾写过的一篇小文章:《国家兴亡,匹夫无责》。那是诠释顾炎武的话,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又说“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意思是“匹夫无责”。当时明朝亡了,他说你们那些在位者把王朝给折腾亡了,我们没责任,我们的责任在维护道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自古以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因为利令智昏。是既得利益妨碍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不是如何说服他们改的问题。  
  我想,我们现在谈的这么明显的问题,我们都看到了,在上者难道真的看不到?他们也不是弱智。社会危机他们想必比我们体会更深,否则为什么要动员140万人保卫几千个人开会?那么害怕,心虚?现在去分析讲话中哪句话的提法是没有意义的。语言与实际已经空前脱节,空前的虚伪。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而无社会主义!现在还讲“我们”社会主义、“他们”资本主义,是十分可笑的。事实是中国的权贵资本已经与跨国资本相结合,互相利益攸关,受害的是中国的劳工和那些国家的劳工。  
  刚才有人说到“改革是找死,不改是等死”,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但是有一个问题要搞清楚:是谁死?改革了,整个中华民族会死吗?我认为民族复兴的希望就在于改革,否则虽然不一定会“死”,但是会堕落、沉沦。人们都痛恨腐败:
官场腐败,古今中外都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全社会腐败,现在正是全社会腐败。国民党的时候是官场腐败,社会其他方面:学界、文化、新闻以及工商企业没有全腐败,所以政权被推翻了,社会还有救。而现在,各行各业都腐败,而且已经见怪不怪,连小学生都知道要家长给老师送礼,以便对自己好一点。他们长大了就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了。我们在座的至少40岁以上的人上学的时候还不是这样,还有公平、正义的观念,下一代人如果这样下去恐怕就根本不在乎什么公平正义,而是认同腐败的规则,只看自己怎么在里面玩儿了。这就是整个民族从精神上烂掉。孙立平先生的“溃败论”对我很有启发。所以我对教育问题特别忧虑。这个文件中完全没有提到教育问题。我们需要眼睛向下,着眼于民众的启蒙。民众和领导的素质是互为因果的。民众的觉悟是最重要的。前一阵发生的以“爱国”为名的打砸抢暴行,(9.18反日游行)使我感到悲哀。一百年了,没有长进,上面还是慈禧,下面还是义和团。我不是要把哪位领导比作慈禧,但是那次的行动开始就是当局纵容、默许,或者就是有意组织的,把国内矛盾转到一个境外敌人身上,这是惯技,到后来失控,再行压制,然后和外国还得妥协。总之,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是对全民族负责呢,还是对王朝负责?  
  如果要说改革的切入点,最重要的是建立法治。有了健全的法治,其他事,政府能不管就少管,社会自然会有活力,自我调节。我同意刚才有人说的党内纪委实行“双规”的做法是违反法治、侵犯人权的。我觉得有点儿像帮会的自己清理门户,绝不是现代国家的法治。纪委谁来监督呢?没有公众舆论的监督,没有透明度,没有权力的制衡,腐败是不可能治理的。  
  另外,还要澄清一个观念,美国对外实行霸权主义,绝不能成为我们反对民主宪政的理由。我们要走民主宪政的道路是汇入人类共同进步的潮流。人权是所有人应该有的平等的权利,没有东西方之分。平等这个概念是现代社会的,过去封建社会,人们都在一定等级之中,也就认了。而现代社会就不能接受,要求平等的权利。以美国对外的霸权行为,还有英国过去是海盗起家等等来否定人权、自由、平等,是概念的混淆。就好像有人吃饱了饭,身体健壮了,出去打人,甚至杀人,我们就拒绝吃饭了。那是两回事。向宪政民主的方向改革是我们自己的需要,与外国无关。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强奸沈崇案”的谎言

$
0
0
原文地址:“强奸沈崇案”的谎言作者:隨緣

“强奸沈崇案”的谎言

 

   作者: 张国生 
 




       沈崇(1927——2014年12月11日),1946年,19岁的沈崇正在读北京大学先修班,作为中共地下党员,12月24日夜,她奉命色诱两名美军士兵,以制造强奸事件打击美军和国民党。沈崇事件发生后,全国数十城市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军暴行。 “沈崇事件”被毛泽东视为推翻蒋介石政府的“第二条战线”的导火索。点燃这根导火索的功臣有三个:一是,中共地下党员、《平明日报》记者李炳泉。他在第一时间把“沈崇事件”发生的消息传递给北大地下党组织。文革期间,李炳泉所有罪名都来源于他借以掩护身份的职业——《平明日报》记者。李炳泉于1970年5月2日被迫害致死,连骨灰都没有留下。二是,北大地下党负责人袁永熙。他第一个听到李炳泉的汇报,立即指示地下党员李凌在北大张贴大字报,公布“沈崇事件”,点燃了北平罢课学潮的火种。1956年,袁永熙就任北大党委书记,不久,因为“历史问题”,改任校长助理。文革期间,袁被下放到河北南宫县劳动,后来在一所公社中学教书。据说,他在文革中被戴上“刘少奇的黑爪牙”、“彭真、刘仁埋在南宫的定时炸弹”等帽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回京,几年后瘫痪,1999年病逝。他的夫人陈琏在文革遭到残酷的批斗,1967年11月,从11楼纵身一跳。死后还继续被批判,被宣布抗拒运动,畏罪自杀,开除党籍。她死后,子女流落各地,不知所踪。三是,中共地下党员李凌。是他按照袁永熙的指示,把“沈崇事件”以大字报方式抄写张贴到北大校园,广为传播。李凌于1957年被定为“右派”,后被贬到北大荒改造。1959年摘帽,由北大荒调回北京农村,最后离休。这些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可以安然无事,居然没躲过以后的残酷内斗,以至于被折磨得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后来,沈崇改名为沈峻,于1957年和丁聪结为夫妻。图为2012年4月8日下午,沈峻祭奠去世界三年的丈夫丁聪。

 

 

       1948年发生在北平的美国兵强奸北大女学生沈崇事件,曾激起全国的抗议声浪,也成为共产党用来反蒋的重大题材。此后各种历史课本,都大肆宣传这一事件。

        当代作家胡小胡有一本《我的父亲母亲》,不仅讲述了自己的父亲胡考、母亲戈扬,也讲述了一些高层、名人鲜为人知的东西。其中也说到著名画家丁聪及其夫人沈峻,大致情况是:

        丁夫人姓沈名峻,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国务院外文局工作,清秀大方,一口吴侬软语,就是‘沈崇事件’那个北大女学生。崇山峻岭,把‘沈崇’改成‘沈峻’了!”……沈崇出身福建名门,清代名臣沈葆桢曾孙女,林则徐外玄孙女……改了名的沈崇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批斗时揭穿身份,她向红卫兵承认,她并未遭美军强奸,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党的事业。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聂绀弩回忆:“红卫兵审查沈崇时,她坦承自己扯下弥天大谎。当年中共地下党指示她色诱美军士兵皮尔逊,实际上她并未失身。她承认:制造这一假案是为了‘积极打击美国,孤立国民党’。沈崇经文革风浪后移居美国,与右派丈夫、漫画家丁聪相依为命,其晚年皈依佛门。她私下对友人表示:因为自己年轻时误入歧途,酿成全国性反美风暴,致使国民政府丧失大陆,她与丈夫也遭逢无穷无尽的屈辱。她感到无比忏悔,对不起受苦受难的亿万同胞……这些内幕秘辛都是蒋公生前所未知悉的。”

        北大中文系徐晋如教授《红朝士林见闻录》一书,有这样一段:

        沈氏案举国若沸,胡绩溪独曰:苏军于东北污吾族妇女无量数,汝等何不抗议?然亦无以匡之。按至今东北老人之仇俄人,远过于仇日人。沈后易名为峻,归漫画家小丁。丁尝私语人:彼犹然处子也。殆喜出望外,不能自抑云。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

        北大女生沈崇被美国大兵强奸一案,当时闹得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只有胡适等少数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苏联军队在东北强奸了我们无数的同胞姐妹,你们怎么不去抗议呢?”但这样理性的声音根本无人理睬。按:东北老人至今仇恨俄罗斯人远甚于日本人。

        沈崇后来改名为沈峻,嫁给漫画家丁聪。丁曾经私下里跟朋友说:沈嫁给他的时候还是处女。喜庆之情,溢于言表。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太震撼了,看看什么样的才是民主社会!!!

[转载]如果有人说要改变一下统治者,那就是敌对分子。

$
0
0

    茅于轼:如果有人说要改变一下统治者,那就是敌对分子。

    其实老百姓对谁是统治者并不在乎,百姓要的是人身不受侵犯,财产得到保护,言论有自由,宗教有自由。

    可是统治者要享受特权,百姓就没有了人权,于是矛盾就来了。分析到这里我们看到,所谓敌对分子的来由是特权和人权的冲突。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中国发展的百年轮回

$
0
0
原文地址:中国发展的百年轮回作者:王橙宇

    中国发展的百年轮回

 

 

张鸣:中国发展的百年轮回

 

回过头来看,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其实跟二十一世纪初有几分相似。当年的中国,在被西方拖着走了几十年之后,突然做起了最后的挣扎,想要做一次最后的抉择。不过,所用的武器却来自民间,无非是喝符念咒的法术、服色代表的阴阳八卦,以及民间戏剧>的英雄豪杰。这样一种半悲壮、半闹剧式的抗争,实际上体现了一部分中国人对被拖入西方世界体系的不满。在西方看来,这是一种野蛮对抗文明的徒劳挣扎。从结果看,的确也是徒劳的。而现在的中国,于封闭多年之后,又在进入西方世界体系的道路上走了三十年,再一次面临困惑和迷茫,再一次面临抉择。一连串自我封闭的动作,一系列叫板和崛起的喧嚣,似乎表明中国人,至少是当家的中国人,又一次感觉自己来到了十字路口。

  自从西方选择了工业文明的道路,整个世界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这个地球的其他地方,不管情愿与否,都或迟或早被拖入到西方的这条道路中来,成为西方世界的一部分。尽管在今天看来,西方的这条道路是否最适合人类的长远发展亦未可知,但这个选择却是个潘多拉的匣子,放出妖魔也放出希望,一旦打开,就由不得人类自己作主了。

  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历史,本质上是中国被拖入西方世界的过程。在最初的时候,是两个世界的碰撞,即西方的世界与我们的天下。可惜,我们的天下过于脆弱,一触即破,二触即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人固执地坚持公使驻京,实际上是迫固执天下观的咸丰皇帝在形式上接受他们的世界体系。中国皇帝在奋力一搏之后,只能妥协屈服。总理衙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形式上,已经进入西方威斯特法利亚外交体系。中国人其实心里也明白,成立同文馆,第一个使命就是要丁韪良(W.A.P.Martin)翻译《万国公法》(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此后的几十年,西方人还在拉和拖,而中国人已经半推半就。他们发现,洋鬼子虽然厉害,但却意在通商,不是要灭我们的国。从筹办夷务到兴办洋务,中国人在进入西方世界的过程中,半是好奇,半是犹豫,洋枪洋炮洋兵洋舰来了,轮船来了,火车来了,大机器也来了。洋人的外交官坐镇京师,鞠一个大躬,皇帝也见了。留学生出去了,中国的使节也派出去了。进入西方世界的努力,到了戊戌维新,达到了高峰,中国皇帝要变制了。甲午之战,中国败给了努力脱亚入欧的日本。言外之意,同样是进入西方世界,一个近邻比我们走得更快,所以我们得迎头赶上,不赶上,兴许就真的亡国灭种了。

  但是,即使到了这般田地,我们这个老大帝国依旧有大量的人心不甘,情不愿。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一部分人是想借西用蚕食中体,进而换中体为西体;一部分人是想借中体排拒西用,永远远离西体。尽管被一个学习西方的优等生打得惨败,败到毫无脸面的份上,但要中国人在自己的家里把自己的天下由自己来打碎,全身进入西方的世界,还是有大量的人打心眼里不肯。戊戌维新的变制设想还没落到地上,就被粉碎。政变的发动者西太后此举,固然有权力之争的动因,但在老太婆背后,却是一股强大的“不想变”势力。庚子义和团事件,当时中国政府的行为,无论从传统还是现代的国家理性来看,都是疯狂的。这种疯狂,是愚官与愚民结合的疯狂,也是古老中国抗拒西方世界的最后一次疯狂。这个疯狂过去之后,中国人在归顺西方世界体系这个问题上,不再犹豫;西方的文明和话语,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旋律。

  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吊诡。西方在拉中国进入自己的世界的过程中,并不希望中国搭车强盛;但是,中国人在进入西方世界的过程中学习西方的种种努力,却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强盛。甚至最后的变革制度,在国门挂上民主共和的招牌,都是为了有一天,赶上西方列强,把列强踩在脚下。雄霸世界,重演西方凌辱中国的一幕,恰是西方世界的话语逻辑。然而,奇怪的是,中国人这样的西化努力,却一直得到西方列强的赞赏和鼓励。发动戊戌政变中断变革的西太后,还为此受到西方的强大压力。清朝新政的发动,背后也有西方甚至日本的推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作为“叛军”的革命党人,从一开始就被西方使团尊为交战的一方。但是反过来,进入民国的中国,却一直不被西方视为他们世界>对等的伙伴。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而且忝列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依然是被人宰割的鱼肉。

  中国人进入西方的世界,是为了获得曾经有过的古老尊严——一个世界大国的地位;而西方拉中国进入这个世界,仅仅是为了多一个听话的小伙计。显然,假如不是过于费事的话,西方也未必不想瓜分这个古老的大国。但是,这种欲望,显然要低于驯化这个国家,将之纳入西方世界的愿望。在这方面,位于近东的奥斯曼帝国的命运,正好跟中国相反。对于奥斯曼帝国,西方更希望使之解体,然后分享它的“遗产”。

  由于进入西方世界存在y这样的吊诡和反差,所以,即使在认可了西方的文明,接受了西方的话语,有了议会和现代政府架构,甚至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都全面西化之后,中西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西方,曾经众人信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国也接受过来,并成为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但这个主义的道理,并没有让中国人温顺地做一个小兄弟,他们要赶超。为了赶超,他们找捷径,先找到日本,然后找到了俄国——苏维埃俄国。学日本和学俄国,都是看上了两国似乎有一条现代化的捷径,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另类西化的捷径。中国人相信,通过俄国人这条快捷的小路,可以在短时间跨越西方几百年的历程,后来居上。中国后来走上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可能具有某种偶然性,但想走捷径,却是相当多民族精英的共同心理。此前学习日本,从单纯地学习日本如何学习西方,到学习其军国民主义,本身意味着希图通过限制国民自由,实行高强度的国家主义来达成富强。从军国民主义到共产主义,其实只是一步之隔。

  当然,中国人的捷径,并没有走通。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国又回到了跟西方,主要是跟美国代表的西方世界接轨的道路上来。中国改革三十多年,尽管极力抵制制度变革,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却跟美国走得很近。中国比任何一个后发国家都要热衷于全球化,不惜代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跟西方贸易体系接轨。在这方面,已经实现政治变革的俄罗斯,都没有走得像中国这样快。

  主导改革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从改革开放中,也就是说从再一次进入西方世界体系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所谓“中国的崛起”,最大的获益者,是作为中国统治者的中共。与其说中国国家的实力增长,倒不如说这个党的实力急剧膨胀。然而,走到这一步的中国,民族主义的阴云,再次浮上天空。党即国家主义,在民族主义的鼓噪后面,横空出世,甚嚣尘上。对于西方世界的质疑,不仅在官方,而且在民间被提了出来。经济上所谓的“中国模式”,其实跟当年的亚洲四小龙,或者跟日本一战前后的崛起,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是集权体制加经济自由,再加上转型时期因前现代的匮乏而存在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但是在此时,却被吹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了“中国密码”、“中国奇迹”、“中国统治世界”的说法。官方和民间都热的儒学儒教以及内容庞杂的“国学”,则从文化层面,浮现了某些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质疑。似乎影影绰绰,儒教文化加“中国模式”,一种所谓的“中国道路”,已经幽灵显现。让人隐约地感觉,似乎一个世纪之前的问题,又冒出来了。再加上近来近乎疯狂的网络整肃,建设中国局域网的巨大投入,以及2008年以来中国对西方、对美国的强硬表态,让人不得不怀疑:难道似乎有了本钱的中国统治者,现在开始打算离开他们花了三十年功夫再次进入的这个世界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中国不是北朝鲜,潘多拉的匣子已经在这块土地上打开,资本主义的魔怪已经四处奔走,任何人都不可能将它关上。统治中国的共产党人,已经尝到了资本主义的好处。统治中国的人已经从几乎不知钱为何物的第一代领导人,变成了今天拥有巨大家族财富的第三代。作为改革开放最大的获利者,当然没有可能从此洗手不干,自己砍掉那棵摇钱树。所以说,现今的种种疯狂,种种自负,种种封锁,无非是想在市场经济和专制政治之间,建一道安全的封锁墙,以便安全地在全球化时代,一边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吸血,一边让民营经济造血,逐步使国家资本主义转为权贵资本主义,或者是顶y国家招牌的权贵资本主义。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挤出一点余沥,分润民众,安抚民心。

  眼下再次抬出孔子的牌位,重祭儒教,无非是企图借助带有稍许全球化色彩的儒家礼制文化,抵制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确保自身的“文化安全”。说是他们想用孔夫子济列宁主义之穷,但却看不见两者之间融合的假象,列宁主义沿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走到了“和谐社会”,骨子里的虚伪本色,并没有因尊孔而有丝毫的改变。眼下中国政府对欧盟、对美国的强硬态度,无非是由于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只有中国的增长实现了“保八”,短时间砸钱砸出来的数字,带来了虚假的底气,党和政府里的鹰派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气焰高了起来。一旦经济稍有差池,中国多年积累的问题,就会如雪崩一样来到。现在的强硬,马上就会销声匿迹。

  也就是说,今天中国达官贵人们的态度,跟一世纪前庚子年的疯狂,有本质的不同。今天的他们,不是要从西方世界的列车上下来,而是要继续搭这趟华丽的列车,但却要避免列车里的其他人干预自己的为所欲为。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像亚洲四小龙,甚至一战前后的日本,一旦经济起飞,国民在摆脱了前现代的匮乏之后,政治民主和开放是必走的路。不仅仅由于外界的压力、世界体系的压力,这些国家地区的民众自己也会有这样的需求。从历史上看,唯有一条路,可以暂时摆脱民主,那就是像当年的日本那样,实行军人统治,走军国主义的道路。显然,今天的世界对于中国的崛起,最大的担忧就是这个。

  有幸的是,尽管中国的军事力量,随y经济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的军队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迅速地腐化了。说中国政府的腐败已经相当惊人,但政府毕竟还能有一点监督,多少有点开放,可是中国的军队体系,却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一个转型的社会,一个经济快速膨胀的社会,如果有一个角落始终封闭着,不许任何人批评,那么这个角落里的腐败,可想而知。这种腐败,最大的好处也许就是军人统治的可能性变小了。各国军人统治的合法性,大多建立在他们比政府中人要廉洁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了这个依托,军人有甚么理由出来统治国家呢?况且,一个腐败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对外没有,对内也没有。所以,如果有人强行出来,也长不了。

  所以,未来的中国,走向民主,只是时间的问题。一党统治的强权统治,前提是这个党要有在民众中具有威望的卡里斯马权威,随着这种权威的消失,党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分立,即便没有民众的压力,就是摆平党内,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党内民主”;更何况,可以预计,在今后的岁月中,党和政府体系中的腐败会愈演愈烈,中国的社会矛盾会愈来愈激烈,官民冲突只会加剧,不会止息,民间新生代的成长,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趋向会更加强烈,民主变革,几乎是必须的选择。只是,由于极权统治的长期毒化,公民社会至今没有成形,一旦政治开放,民主实现,中国很难避免一个时间的混乱,弄得不好,也许会陷入分裂,或者长期的混乱。事实上,这个结果,现在的执政者是知道的,但他们却一直在做反向的努力,加剧这种悲剧实现的可能性,同时用这种可能性来恐吓中产阶级。由于这个党早就没有了理想,也没有了信仰,只有利益,所以,他们中大多数人,对于民族和国家,没有任何责任感。像他们中的一些人说的那样,宁肯等死,绝不找死。所谓“找死”,只是他们自己死,民族国家能活,而“等死”,就是他们和中国民族国家一起死。民主对于中国,是有风险;但不民主,只有崩盘。

也许,我们还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笼罩的天下,共同利益的民间呼声,已经愈来愈响。这个世界也许不会允许这么大的中国崩溃,拖垮世界。中国人和世界一起努力,做一点该做的事,中国也许还有希望。

 

 

 

 

 

 

 

博文链接12

[转载]在“习近平与民主党派”专题座…

[转载]【转载】高干右派:反右中的…

日媒谈习近平八个特征:敢于打破陈…

《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五十人》介…

[转载]独孤行:从《美国宪法》的制…

中共的政治规矩是什么

历史上的中共中央上海局

中国革命舞台上的共产国际代表

活跃在中共早期的共产国际代表

[转载]专制政权的八大特征(转载)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全名单(转贴…

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是谁

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

[转载]想到曾国藩就联想到伟大领袖

[转载]杨恒均:比贫穷差距更可怕的…

外蒙古独立的前因后果

[转载]大独裁者塑像的归宿 射…

[转载]还要掀起一场反宪政的高潮吗…

[转载]司马佳话

警惕意识形态暴徒

毛泽东向斯大林学到了什么?

北大校长蔡元培与中国共产党的交情…

中共建党前史

中国知识分子路径选择的百年曲线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年份及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党员

揭秘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另外14个“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一九二0年创立辩

[转载]中国共产党被遗忘的一些领导…

《共产党宣言》1920年中译本需要澄…

《共产党宣言》的23种中译本

谁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转载]中国共产党是在1920年8月陈…

[转载]中国共产党真正成立日期其实…

[转载]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

中共早期领导核心(1920-1934年)

我们的历史课怎么了?

洋务运动“平反”记

[转载]清政府最后的时间表

[转载]​2014年的喜,2015年的忧

深改元年四大特点:触及一部分人利…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改…

五论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1-5全文

《解放军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

军报头版刊文: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

当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版图

革命是如何发生的—重读《旧制度与…

[转载]大人物的面子与小人物的尊严…

人民日报六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1-6…

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历史演变与…

[转载]一位家庭主妇对五套班子的形…

世界各国华人人口数量排行榜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通臂、背拳祖董成的延安府一支传人   颜紫元

$
0
0
通臂(背)拳祖董成的延安府一支传人      颜紫元​​

按:通臂拳创始人是怀庆府的董成,主要活动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乾隆年间,在山东螳螂门留传的“罗汉短打拳谱”出现后,其中谱之作者自编的18家拳法之说,影响了许多人,如其中的“韩通的通背”。。。就被黄骅市通臂传人引用、发挥在其拳谱中,可见该谱此说是在乾隆后才加进去的。董成老道的通臂拳传了不少人,有千载寺太极宫道人(后来陈家沟陈奏庭、唐村李氏兄弟就是在太极宫学十三势太极,及通臂拳的。乾隆年间太极宫旁的七方村郭永福得传,郭后来传到山西洪洞);也有明末清初就传到山西文水县贺氏一支(该支清中叶又迁祁县温曲村);有明末清初传给顾殿一道长的“六合通背”,有明万历年间耋耄之年的董成直接传给太行山泽州府许疙道村的许守禄;有明末清初就著书的董成第五代传人周淮颖;现在又有陕西省延安府王延明。王延明是不是董成本人所传,还是董成的弟子、徒孙、传人所传,紫元有空会作进一步考证。现在将紫元青萍剑孔师兄的文章转录于此:

 

 

白猿通臂拳  作者:孔令春    

据白猿通臂拳《谱书》记载:“通臂者,韩通展雄俱肘骨一根,穿背而用。前伸后屈,前出后应,突入直撞。故曰通臂。”白猿通背拳以猿背或猿臂取势而得名,俗称通背猿猴。这种拳法只取猿猴之势而不取猿猴之形,以其独特的伸臂和打击动作而显名于武林,其伸臂动作要求力由背发,两背灵通,将上身之力贯注于臂力之间,击打动作则讲究放长击远,抡臂成圆,高态快下,闪展穿插。整套拳法挟功用巧,交错攻击。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处处体现着劲力脆放风格。

白猿通臂拳于清朝康熙年间传入沧州黄骅市境内。据《谱书》记载,白猿通臂拳由韩通所创,辗转相传数代后至陕西省延安府王延明,王延明是当地通臂拳名家,并擅长鞭法,有“神臂金鞭王延明,威震陕甘宁”之说。时有浙江省乌程县金沙镇钮凤鸣、钮凤山兄弟二人,自幼习武,因打抱不平,误伤当地周家寨豪绅周某,被充军延安府。钮氏兄弟闻王延明之武威,登门拜师,学艺五年,深得其奥秘。充军期满,别师返乡。于康熙四十八年定居于沧州之盐山县城北大韩村(今黄骅市黄骅镇)。闭户授艺于钮朝宸。钮朝宸除授艺予钮万金外,并收当地贾书府为徒。此拳遂由钮、贾两家流传开来。

白猿通臂之拳术主要套路有:溜腿架、四门小架、金鸡夺窝、沙金拳、白猿通臂、四门拳、八卦拳、二郎拳、大红拳、黑虎拳、青龙拳、一百单八腿、对练拳;器械主要套路有:土基枪、枪山、金枪(又称绝户枪)、子胥枪、三十六路大枪、对刺枪、十八刀、四门刀、六合刀、双刀、春秋刀、太师水磨鞭、太师虎尾鞭等。

 

 

 

附:白猿通臂拳源流表

韩通

。。。 。。。 。。。

王延明

钮凤鸣、钮凤山

钮朝宸

贾书府

钮万金

贾谟

钮久龄

贾宗信

钮德昌 钮德行

贾云鹤

钮英奎 钮英俊

贾灵泉

刘文石

钮安邦 钮安平

贾耀亭

马云樵

钮宝禄

贾勃生

 

钮钟麟

孔令春

齐晓鹏

王文耕

王得方

王旭江

贾兆兴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 Article Removed ---

$
0
0
***
***
*** RSSing Note: Article removed by member request. ***
***

--- Article Removed ---

$
0
0
***
***
*** RSSing Note: Article removed by member request. ***
***

转:心意六合拳拳史      颜紫元

$
0
0
紫元按:该文中虽然有些错误之处(见紫元按),但大部分是正确的,对于曹继武的历史、明末清初少林寺的历史有不少参考价值。
心意六合拳拳史艺术文化资料 - 中国武术 - 形意拳专题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存在着重文轻武的习气,很少有史家为武者立传,除了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偶有提及以外,大多混迹于荒诞不经的野史、演义之中。因此,中国的拳术史一片荒芜,难有梗概可循。各家各派的拳史更是由各种传说堆积起来,很少能拿出令人信服的史料来。而在那些有限的史料中,又有许多是后人伪造的假史料,真正可信的并不多。但是,既然是拳史,就应该务求真实。

过去,社会的封闭造成了信息的封闭,对于拳术的继承与拳史的辩证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现在,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对于信息的获取,比我们的前辈要便捷和广泛得多。所以,我们有必要将前辈的结论重新审视,在广泛地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将拳史的小环境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仔细地对比、参照、研究、判断,使结果尽量接近历史原貌,以不辜负先人的创拳苦心。更重要的,是对后来之人负责。

毋庸置疑,心意六合拳是历史名拳,它的创立与发展,对中国近现代拳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心意六合拳的拳史也同样是斑驳陆离,众说纷纭。有的说它源自少林;也有的说它源自武当;有的说它属于外家;更有的说它属于内家;还有的说它属于回教等等……各讲各的,所凭的就是那么一点不知真假的史料,更多的则是来自先辈口中的传说与故事。如此看来,要搞清心意六合拳的历史似乎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了。

众所周知,拳学是一门体认的学问。因此,研究拳术的历史也不能仅凭想象。如果你自己对该拳术练之不精,理解浮浅,就不可能从较深的程度上去把握它。我认为,仅仅从文字到文字去研究心意六合拳的历史是不行的,必须从其活的标本,即拳术技术本身去剖析、比较、研究,由此去印证传说与史料,才能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进而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在考察心意六合拳的小历史的同时,进一步关照当时的大历史(即历史背景),求实辨虚,去伪存真,摸清其脉络并非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都是在力炼精功的基础上广泛地收集资料,在纵向继承的基础上,尽量多地进行横向的对比、参照,苦心孤诣地研究心意六合拳的历史,得出了一些较为接近历史真相的成果。现在发表出来,供心意六合拳爱好者参考。如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方家指正。如果能够引起争论,那是再好不过的。因为真理愈辩愈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量准确地写出心意六合拳的拳史,为后人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我从小生长在上海市的杨浦区、虹口区这两个十大形(心意六合拳的俗称)窝子里,见过的心意六合拳高手不计其数,像卢嵩高先生的亲传弟子卢少君(卢嵩高之子)、凌汉兴、张兆元、王书根、李尊思、满锡豹等等,以及卢氏的再传弟子张道夫(后开创合肥一脉)、黄文海(解兴邦的义子)、高敖其、大老李、大老刘、殷春等等,我都很熟识。尤其是上海心意六合拳中青年中的佼佼者井森金(虹口心意六合拳协会会长)、季新良(虹口心意六合拳协会总教练)等与我更是情如手足。

我从十二岁开始,随上海卢嵩高的掌门弟子解兴邦先生的徒弟王仁道老师学习心意六合拳,后来又拜卢的得意弟子于化龙先生深造(紫元评:于化龙不是卢老的正规弟子,更不是什么得意弟子),其间更得海南、江苏等地的民间心意高手指教。二十多年不懈的纯功力炼,对于心意六合拳可谓情有独钟。而且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一直专职从事武术的推广、研究工作,又接触了不少其他地方与门派的心意六合拳高手,交流、借鉴了不少技术,也收集了不少资料,更听说的大量传说、轶事,可以说对于心意六合拳的各个方面是知之甚详的。

以下我从分析两篇心意六合拳的经典史料入手,来展开有关心意六合拳拳史的一系列研究。

一、乾隆十五年戴龙邦作《六合拳谱序》(以下简称戴序)是后人的伪作,要不就是戴撒了谎。(紫元按:是太谷车、宋假借“戴龙邦”名义作的伪文)

先让我们来看以下该序的全文:天下之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有二:曰文、曰武。然武之所重者,技艺(搏击)也。况国家讲礼有法,狝(xian)、蒐(sou)、苗、狩各有其时。而其间精微奥妙,更有不容率意妄陈者。余尝拟著为论,公诸同好,特恐言论不精,贻误后世,此心耿耿,曷(he)其有极。

兹见岳武穆王拳经,意既精纯,语亦明畅,急录之,以志余爱慕之情。

王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也。父早亡,事母至孝,少负气节,优于将略,刚毅多谋,智勇绝伦,当时名将无出其右者。及长应试于东京,留守宗泽与谈兵法,曰:如将军者,方可与言孙吴。此后屡立战功,遂成大将。善以少击众,尝自师八百人,破王善等五十万于南熏门;又八十人破曹城十余万众于极岭;其战兀术于顺昌,则背蒐军八百余。故有胜无败,猝遇劲敌不为所动,,故敌为之言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浚尝问用兵之术于王,曰: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王平生好礼贤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然如书生。每战胜,必辞功,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而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余深为宋惜之。

当童子时,王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测,盖从古未有之技也。王以后,金、元、明各代鲜有其技也。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国初(据今人考证生于明万历三十年),为蒲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于秋浦(即今之安徽贵池),时人不知其勇。先生习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康熙癸(gui)酉(you)科联捷三元,钦命为陕西靖远总镇大都督,(后)致仕归籍。余游至池,先生以此拳授余,学之十易寒暑,先生曰:子勇成矣。余回晋至洛阳,遇马公学礼,谈艺甚洽,属余为序,余不文,焉能当此,但见世有能悍之士,未尝无兼人之力,及视其艺,再扣其学,手不应心,论不合道,何也?不得个中真传故也。

所谓真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岂世传捉拿、钩打、封闭、闪战,逞其跳跃,悦人耳目者可比。有其论,古今英勇之气,刚正之慨,威武矫矫不群者,尽为所失,而与作戏之辈,夫相同也。而论此艺,其大要不外阴阳、五行、动静、起落、进退、虚实,而其妙又须六合。六合者,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力合。变化无穷,是其智也;英气过人,是其勇也。苟入于其中,日将月就,攀跻(ji)之靡穷,则智无不备,勇无不生,得和平之理,会和平之情,自然能去能就,能弱能强,能进能退,能柔能刚。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沧海,炫耀如三光。则尽乎其智,备乎其勇,全乎其和。以此而较艺,无不善矣。


以此观近世之演武者,同乎不同乎?异乎不异乎?(戴龙邦,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荷月书于洛阳马公学礼书屋)

统观以上文字,其不实之处至少有四点:

1
岳飞创造心意六合拳之说不能立足:据《宋史》、《金佗粹编》等史书记载:岳飞生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十一岁随全县闻名的刀枪手陈广学习刀枪等武艺,数年间便成为一个一县无敌的人。后又拜周侗为师学习弓马骑射,不满18岁就能够使用300斤的硬弓与八石的弩机。北宋末年投军,任秉义郎(下级军官)。南宋王朝建立,上书高宗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随宗泽守卫开封,任统制。泽死,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次年,金军在江南军民的反击下,被迫北撤,他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绍兴三年(1133年),因镇压江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得高宗所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大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又从张浚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后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派人渡河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大举北进。绍兴九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反对。次年,兀术进兵河南。他出兵反击,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义军纷起响应。这时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下令退兵。他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与养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从以上史料可知,岳飞从军、为官十九年,大多戎马倥偬,东战西征,同时,又受到南宋朝庭内部矛盾的掣肘,其必定殚心歇虑,怎么会有心思去分心造拳呢?从岳飞的学艺经历也可以看出,他所学习的都是战场上用的上的器械、弓马之术,并不重视拳打二人忙的徒手搏击拳法。更不可能去创造一门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后才用的上的心意六合拳。而且既使是在冷兵器时代,战场决胜也是赖于战阵和计谋,岳飞作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军中主帅,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反而脱离实际地创造一些无用的拳法来训练将佐?再说,他英年早逝,即使有其心也未必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项工作。因为以心意六合拳的结构与内涵来说,是必须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究、交流、编制,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完成的。岳飞在征战杀伐、戎马倥偬之余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而且,戴序又说王以后,金、元、明各代鲜有其技也。据《金佗粹编》、《金伦续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记载:岳飞麾下将士众多,绍兴二年初为一万二千多人,绍兴二、三年间为二万三、四千人,绍兴四年三月为二万八千六百多人,绍兴五年以后,一直维持在十万人以上。如果果真是岳飞创立心意六合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岳飞被害以后,岳家军将士或星散民间,或迁移另就,一定会把心意六合拳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许多不同的师承流派。即使是当时朝廷严禁练习岳氏拳法,但宋高宗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二十八日下诏为岳飞平凡昭雪以谢三军之士,以激励忠义之气。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初十日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七月初十日宋孝宗下令追复岳飞的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岳家子弟皆被朝廷授予官职。嘉泰四年(1204)六月,宋宁宗又追封岳飞为鄂王(谥忠武),广建祠庙纪念他。

如此看来,在岳飞死后19年,他的冤案即得到昭雪,而且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推崇。我想,那些深谙岳氏心意六合拳法将佐们当不致如此短命。那么,顺理成章,岳飞所创造的心意六合拳理应发扬光大,为万众所学习,决不应该从此埋没无闻。以岳飞之名气,史书上也应该有此记载。但是,为什么从岳飞遇难到一直到明末清初,数百年间未闻一位心意六合拳的传人?退一步来说,假使金、元以后该拳由于朝廷禁止而隐匿民间,那么明朝以后应该有所彰显。而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遍数天下拳法,却未见有心意六合拳或意拳之名,单等明末清初的姬际可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而出山,显然不足为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岳飞创心意六合拳(意拳)之说是不能立足的,心意六合拳决不是岳飞所创造,戴序的岳创说显然未经考证。

此为戴序不实处之一。

2
、《武穆遗书》并非拳术论著:戴序言:姬际可“……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即所谓《武穆遗书》)……”,因而继承了心意六合拳。但是,找遍了元人所修的《宋史》、南宋史馆所撰的《国史》、熊克的《中兴小纪》、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以及出自岳飞之孙岳珂之手的《金佗粹编》、《金佗续编》书籍,查遍了有关岳飞及后代、岳家军事迹的正史与野史资料,均不见任何岳飞遗留的武学论著的记载?尤其是宋孝宗给岳飞平反后,岳飞之子岳霖开始搜集资料,整理其父的历史。他考于闻见,访于遗卒(《金佗粹编》),在绍熙三年(1192)冬临死前托付给儿子岳珂。岳珂靠宰相京镗的帮助,大访遗轶之文,博观建炎、绍兴以来纪述文事,下及野老所传,故吏所录,一语涉其事,则笔之于册,积日累月,博取而精核之,因其己成,益其未备……盖五年而仅成一书(《金佗粹编》),做了很详细的搜辑工作,而且历经数年之久,才先后编写成《金佗粹编)28卷和《金佗续编》30卷。如果说岳飞曾经创造心意六合拳,并留有拳术论著(《武穆遗书》)的话,在这两书中决无遗漏不记之理。如果说岳飞撰写《武穆遗书》连自己的子孙都不传或者不知道,无论如何都是不可信的。通观这些年在杂志上发表的那些所谓《武穆遗书》的内容来看,且不用论证其真伪,单就其内容来看,就与心意六合拳大相径庭,毫无关系。

实际上,岳飞的确有遗留的文章成书传世,书名是《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该书现在可见的是清乾隆间黄邦宁校刊本,八卷,包括奏疏、书启、诗词、散文等,所载岳文甚详,却没有任何有关拳术的片言只语。这就是真正的《武穆遗书》。(紫元按: 乾隆年间的《岳忠武王文集》就是清末伪书《武穆遗书》名称的参照来源)

既然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本子虚乌有的所谓《武穆遗书》(论述拳术的),那么,戴龙邦在马学礼书屋怎么兹见岳武穆王拳经,意既精纯,语亦明畅,急录之,以志余爱慕之情。?姬际可又如何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有人考证姬际可从未到过终南山,但我未考证,这里不敢妄说,待以后进一步证实。)

此为戴序不实之处之二。

3
、曹继武不是心意六合拳传人:戴序言:“……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于秋浦(即今之安徽贵池),时人不知其勇。先生习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康熙癸酉科联捷三元,钦命为陕西靖远总镇大都督,(后)致仕归籍。余游至池,先生以此拳授余,学之十易寒暑,先生曰:子勇成矣。’……”

其实,要搞清曹继武的身份与事迹并非难事,因为凡是清朝武举,皆有典籍可查。我对曹继武身份的怀疑是源自许友根所著《武举制度史略》一书,该书附录四所载清代武鼎甲人名录上,根本没有所谓康熙癸酉科联捷三元的曹继武,而且清朝从顺治三年开始武科考试以来,每三年一届,并没有癸酉一科,只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甲戌科,状元为曹日玮,上注京卫人氏,也就是现在的安徽贵池人。然后我又翻阅了《重修安徽通志》,在其卷二百三十·人物志·武功中有有关曹日玮的记载:曹日玮,字继武,贵池人,康熙癸未武进士第一,授二等待卫,从征厄鲁特有功,出为山西利名路参将,累擢陕西兴汉等处总兵官。汉江暴涨,州城尽圮,日玮督军士昼夜巡防,感寒疾卒。但是,这里有一个错误的地方,即清代癸未科的武状元是曹维成,贵州贵阳人氏。而甲戌科的武状元才是曹日玮,贵池人氏。所以曹继武当为此人无疑。

后来,在杂志上阅读了郭华东、张全海先生的《曹继武与心意六合拳无关》一文,其考证甚为细致,其结论与我不谋而合。据其考证:对于曹继武生平的叙述更为详细者见于光绪《贵池县志·卷二八·人物志·武功》,其志曰:曹日玮,字继武。父光国,倜傥不羁,游都门,占籍京卫。授长子日瑛以文,授次子日玮以武。日玮习骑射,兼通经史。康熙三十二年举顺天武乡试第一,明年会试中式,廷试弓马对策,莫与俦者,上亲拔一甲一名,赐武进士及弟,授二等侍卫,直禁中。三十六年,随驾征厄鲁特,著勤劳,屡被内纻蟒衣酒果之赐。三十九年出为山西利民路参将,举卓异,升浙江金华副将,引见上,以利民地方久悉,著以新衔留原任。四十四年,奉特旨,迁陕西固原西路靖远卫副将。四十五年春,即擢陕西兴安、汉羌等处挂印总兵官,时汉江暴涨,州城被水啮尽圯。日玮至官,日督军士昼夜巡防,感寒疾卒,年三十六。上闻悼惜,赐祭葬如例。

如此看来,曹继武生于都门顺天,一生都在为清朝效忠,直至病死于陕西兴汉任上。并未有向姬际可学习心意六合拳的记载。虽然曹日玮是武举出身,但清朝武举考试的项目为马射、步射、开弓、舞刀、掇石等项,一个醉心科举的人,决不会浪费时间去学习诸如心意六合拳之类的无用之技。而且曹继武并未致仕归籍,怎么可能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于秋浦(即今之安徽贵池)……”所以,姬际可传艺曹继武一说决不可信。

另外,从史料可确知,曹继武卒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而戴龙邦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紫元按:真实的戴隆邦,生于1790年前后。与伪文中生于1713年的戴龙邦根本不同),也就是说曹继武死后七年戴龙邦才出生,戴序中所谓余游至池,先生以此拳授余……”之说如何成立?难道是曹继武魂授戴龙邦?!这可真是活见鬼了。如果戴序不是后人之伪作,那么戴龙邦这个谎可就撒大了!

此为戴序不实之处之三。

4
、戴龙邦应为戴隆邦:该文字最后署名戴龙邦,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荷月书于洛阳马公学礼书屋。但是,20013月,山西祁县文史工作者在山西祁县小韩庄戴氏后裔家中,发现了清朝雍正六年制作的一套四本戴氏家谱,明确记载了从戴氏始祖戴成忠至二十三代后人的详细家族谱系情况(紫元按:家谱序作于雍正六年,后人不断将戴氏亡人添上去,家谱最后添上去的是清末光绪年间人名)。证明戴龙邦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戴隆邦,如果这篇文字真是戴龙邦所写,其署名决不会写错。之所以会出错,只能证明该序并非戴隆邦本人所写,而是后人附会,署名自然也是依照口传中的 “戴龙邦,而不是家谱上的戴隆邦了。

此为戴序不实之处之四。

综上所述,我认为囿于当时的环境,戴隆邦可能对心意六合拳的来源缺乏考证,轻信了传说,但他决不可能连其授业恩师以及自己的名字也给记错了。所以,可以肯定这篇历来被心意、形意门人奉为经典史料的《戴龙邦·六合拳谱序》绝对是伪作无疑。既然断定为伪作,其观点当然不足为信。

实际上,以上的这些考证并不困难,尤其是有关曹继武的考证更是举手之劳。但是,为什么多年以来就没有人想到去查一查。对于一般心意、形意拳爱好者来说,即使因循旧说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有人竟然将这种因循之说不加考证地写入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中华武术文库·形意拳理论研究》之中,似乎就不太负责任了。

二、《姬际可自述》纯系拙劣的伪作。

请看《姬际可自述》全文:老朽姬际可,字龙峰,祖居蒲东诸冯里。自幼熟读诗书,本欲光宗耀祖,奈因万历后,横征暴敛,又遭强暴之侵凌,十三岁时家业逐渐凋零,家父故为我延师习武,与寄居蒲东之钱塘人赵元龙(后名云飞字之物)同窗学艺五载。后父母相继逝世,遂上嵩山学艺近十易寒暑,颇得少林秘法,尤擅大枪术。余以吾处于乱世,出则可操兵,归则执枪可自卫。若太平之日,刀兵鞘伏,倘有不测,将何以御之。由是出走南方,遍访技击名家,顺便寻找师弟云飞。未遇而到西湖,转而到峨嵋,一无所得,又转道汉中,逾秦岭,入终南。彼时因落魄江湖,毫无寸进,既不能遂平生之志,又不能重返故园,生趣毫无,遂生遁世之心。于是越群峦,探古洞。在玉柱峰下,寻得一座坍塌残破古刹,决意在终南作为我归宿之地。老朽那时倍受艰辛,真是言莫可喻。只身住古刹,四壁肃然,单将东配殿修葺,以避风雪。深夜又常被野兽咆哮声所惊醒,难以就寝。一次我掣起防身宝剑追逐返回,偶见西配殿内隐隐约约有微光照射,当时明月皎洁,老朽疑由破窗射进,细一辨别,更将可疑,好奇心动,燃油松上照,土蔽尘封,显露点点微光,纵身一跳,跨上横陀,竟在承尘上放有一柄古剑,一个木匣,老朽捧来端详,剑鞘形式古雅,剑光辉目,锋利异常,上嵌汤阴岳氏四字,并无剑名。老朽不识其剑,实贵其人。再开木匣,却是一部手册,题名《六合拳经》。其中有:五行变化之原理,阴阳造化之枢机,起落进退动静虚实之奥妙,武术之精华尽集于此书。老朽感焉,悉心研究其中精义,经十载之苦心钻研,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以六合为法;五行、十形为拳;以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名曰《心意六合拳》。诚恐有负岳武穆著书意义,决心传之后世。遂离终南东行,遍访名师,物色传人,然此拳一经问世,人竟以狂妄目我,庶不知此拳有防身御侮养性修身之术,以心意诚于中而肢体形于外,含藏先天之本,性命生死之道,阴阳之母,四象之根,以夺阴阳之造化,扭转乾坤之枢机。然沿途所遇,皆庸俗之辈。到苏、常一带访友,巧遇王辅臣父子,承他父子另眼相待。其子耀龙尚能刻苦用功,转瞬五载,又西南行,至秋浦遇曹公,托其子继武于我,一教十二年,其技方成。阔别多年之云飞师弟在此奇遇,叙述其从镇三江陆稼民门下学得少林真传,彼此相较,心意六合拳实有独到之处。诚恐后学者不知,故录之以志。丙寅(康熙25年)仲春际可书于秋浦(即贵池)。

此篇文字一看可知系粗通文字之人所写,绝非文武双全的姬际可之文笔。而且通篇胡说八道,未有一点可信之辞。因其谬论太多,不屑处处指出,仅列四条,足见其伪

1
、岳飞死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而根据该文推论,姬际可在破庙中发现岳剑与《六合拳经》大概在康熙三年(1664)左右。我们且不问是谁把这两样东西藏在横陀之上,仅以时间推论,此时距岳飞辞世已经五百多年,这两样东西不朽、不锈、不蛀,真是怪结实的。如果这一点勉强能够应付,那么以下三点,则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2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考证过,曹继武父子虽是安徽贵池人,但曹光国早就迁居都门,而曹继武则出生于顺天,从未在贵池生活过,姬际可如何至秋浦遇曹公,托其子继武于我……”这不是子虚乌有嘛?!

3
、此文中姬际可称:祖居蒲东诸冯里。而据今人考证,诸冯在蒲州西缘,此时的姬际可还不至于老到东西不辨的地步吧。可见此说来自于戴序,是后人伪造,而非姬氏自谓。

4
、更可笑的是,这篇文字签署的时间是康熙二十五年,而姬际可已于康熙二十二年逝世。人已经死了三年,尚且能够写出文章来,真是亘古未有之奇闻!

如此拙劣之伪作,尚有人将其奉为可靠之史料,不但可笑,简直可悲!

通过以上对于两篇经典史料的辨析,我们不但可以看出其伪作的真实面目,而且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岳飞创心意六合拳(意拳)之说是不能立足的,也就是说,心意六合拳决不是岳飞所创造,而是另有其人。

当然,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几位大英雄之一,其武功人品历来受到广大中国人的极度推崇。假托岳大将军造拳,一可使世人尊崇;二可增门户气概。十分有利于该拳派的发展与壮大。所以假托岳飞创拳的武术门派比比皆是,并非心意六合拳所仅有。

三、达摩与少林寺拳法没有关系,与心意六合拳更没有关系。

据说达摩是中国少林拳术的开山始祖,在中国武林传说中,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心意六合拳的门人们,只是把达摩创拳的范围缩小到心意六合拳这一块上来而已,并不见得有什么创意。

持这种说法的人,理由有二:

其一,有偈为证。中国佛教界不知何时流传出一个小偈子,偈曰:达摩西来无一物,全凭心意用功夫;若从经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这里有全凭心意用功夫一句,对佛学无知的人就莫名其妙地将此言与达摩创立少林寺拳法的传说联系起来,便想当然地构成了达摩创立心意六合拳的所谓依据;

其二,有拳为证。现今嵩山少林寺内有秘传心意把拳法,与世传心意六合拳相似。因此有的人就认为,达摩曾居嵩山少林寺九年,开创中土禅宗之先河,在此期间便创立了心意六合拳,否则寺内为何有心意把流传至今呢?以此为据的人进一步说:心意把原来仅限于少林寺僧中流传,后辗转流入民间,发展变化成为现在的心意六合拳。

那么,达摩创拳是否确有其事呢?这就需要了解一下达摩倒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据文献记载:达摩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一个人物,全名菩提达摩。相传他是南天竺国秀玉王之子,俗姓刹帝利,原名菩提多罗。自从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大法会上拈花微笑,只有大伽叶会心一笑,以心传心,接过了大法,依次相传,灯灯相续,传到达摩已经是第二十八代。后来他游化中国,开创中土的禅宗一派(又称楞伽宗),被唐人称为禅宗初祖

梁武帝普通元年,即公元520年(也有称大通元年,即公元527年),达摩到达中国的南方,经广州刺史萧昂表奏,到达金陵(今南京),受到粱武帝的接见。武帝虽虔信佛教,但是受当时南方佛教偏重义理的影响,对达摩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作风不能理解。于是达摩渡江北上,来到北魏境内,先到洛阳,后到嵩山、少室山一带头陀坐禅,随其所止,诲以禅教。大约在东魏初期的太平年间,即公元534537年(也有称梁武帝大通二年,即公元528年),达摩灭化于洛河之滨,葬于熊耳山前的空相寺(现陕县西李村乡支沟村东南约一里)。

关于达摩的身世经历,历代文献记载甚丰,虽然矛盾之处颇多,但均未提达摩精通武功拳法之事。

前边我们曾经提到,达摩是奉行头陀行的苦行僧。所谓头陀,是梵语的译音,意思为抖擞,即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法,用苦行锻炼心智,寻求解脱的一种方法。达摩的法孙那禅师及其弟子慧满尚且是一衣、一钵,但蓄二针;冬则乞补,夏便通舍,覆赤而已。往无再宿……常行乞食,更不用说达摩了。也就是说,达摩是远离人烟,露宿林间、山洞,常坐不卧的,他的弟子经常是循扰岩穴,言问深博,其饮食也是依靠弟子们乞食而给供谘接的。他根本没有住过少林寺,更不用说在少林寺内传授禅宗之法或者创造少林拳法了。而且,少林寺虽然建于魏太和二十年(496年),但是真正成为一座禅寺却是在宋哲宗时代的事了。以前少林寺一直是一座律寺,直到宋元祐四年(1089年)才由河南府尹韩缜迎请曹洞宗义青大师的大弟子报恩禅师来少林寺传法,并使少林寺革律为禅,变为一座禅寺。

另外,我们知道,达摩的禅法叫南天竺一乘宗,其真法是理入行入。理入就是明白成佛的大道理,必须抛弃一切障碍,舍伪归真,凝心壁观,洞彻二无我(人空、法空)的真谛。行入又分为四个层次,即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大意是:修行很苦,但这是往劫的业报,必须甘心情愿,不能有所怨恨;而人生荣辱、贫贱或者富贵皆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不必喜怒,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世人长迷,贪恋名利、美色,天天在追求,但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三界皆苦,只有跳出这个轮回的怪圈,才能解脱;能悟到真理,六根清静,无忧无虑,就可以理事兼容,苦乐无滞了。比如其报怨行的内容是:初报怨者,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诉。经云:逢苦不忧,认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体怨进道故也。这里很明确地提出甘心忍受人生的一切苦痛,对外来的任何压迫与矛盾,都应该逢苦不忧,逆来顺受,不要有丝毫的抵触。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达摩语)的佛教大德,世事避犹不及,哪里还会无端介入?一个行住坐卧,纯一直心的有道高僧,怎么会有闲心去发明一大堆与参禅入道毫不相干的拳法?创拳涉俗,非但有悖禅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况且,在达摩以后的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没有懂得武功的记载和传闻。特别是大弘禅宗的六祖慧能,面对前来追杀的惠明和尚,也是以说法降服其心,而并非以武功打败他。

事实上,少林武术起源于达摩的说法,是从明代才开始的,(紫元按:此说有误,武术托名达摩是从清末才开始的,明末清初只是托名达摩为伪易筋经义的作者,没有提到达摩与武术或其他气功的任何关系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有关达摩传教武术的记载,只是有一些练气养神的功法,托达摩之名传世。比如宋真宗时代的张君房总编了一部道教类书籍《云笈七籤》,内中收了一篇《达摩大师住世留形内真妙用诀》,就是这一类东西。

真正言及少林武术与达摩有关的书籍,最早的是明代天启五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伪托达摩之名编写的一部《易筋经》。其中载有两篇宗衡编造的序言,一篇是唐初名将李靖所写,序于贞观二年,另一篇是南宋初年名将牛皋所写,序于绍兴十二年。

其中李靖的序言说:达摩死后,留下一个铁箱子,僧徒们开箱后,发现内存《洗髓经》与《易筋经》各一部,都是用天竺文所书。《洗髓经》被慧可取走,已经失传;《易筋经》虽然存于少林寺,但只能看懂一小部分,于是僧徒们便各逞己意,演而习之,竟成旁门,落于技艺,失修身之正旨。至今少林僧众仅以角技而擅名,是得此经之一斑也。

明清以后,达摩创立少林武术之说已成泛滥之势,非但少林派拳法的拳师、僧徒高举达摩大旗,就连许多自称内家拳的流派也混迹其中,摇旗呐喊。达摩已经不再囿于创立少林武术,其他各门各派也都被收入囊中。直到民国廿六年(1938年),吴图南编写的《国术概论》中《少林拳史略》等节,亦称五拳之法,导源于达摩禅师之十八罗汉手,又列出了少林拳术的传承表跋陀-惠光-达昙-达摩-惠可,将与达摩毫不相关的跋陀列为达摩的师祖,可笑之极,草率之极。而在198810月出版的《新编少林寺志》中,依然明晃晃地写着达摩来到少林寺,他主张壁观坐禅……创造了十八手,这便是少林拳的雏型。不仅如此,就连现在的许多正式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媒体的报道,但凡涉及少林武术的,也大多宗行此说。难道这些人真的不知道达摩与少林寺以及少林拳法无关吗?

如此看来,许多人非要把达摩与少林寺以及少林寺拳法扯到一块,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少林寺里的和尚也非要将少林拳法捆在达摩大师的大腿上,除了标榜武学正宗、历史悠久之外,恐怕也是为自己的不务正业寻找开脱的籍口吧。

当然,由于心意六合拳后来的确是在少林寺中形成并流传后世,据说在其命名的时候引用了佛经《俱舍论》中的心意识体一的学说,强调练拳也应该像参禅一样,使思想、感觉、行为贯穿一体,纯一直心,不执不迷,必然可以勘破拳学真理,得到超乎寻常的功夫。

这样来看,如果说心意拳法在创立过程中,曾经受到了佛家教义的启发,于拳法中融贯了禅法,拳禅合一,有所助益,倒也说得过去。从这一方面来理解,说我们继承了禅宗乃至达摩修炼的某些思想与方法或许还可以,但如果以此为据认定心意六合拳乃为达摩所创,未免牵强附会,自欺欺人。

四、心意六合拳乃是明末清初的武术高手姬际可大师所创,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了。

实际上,无论是持何种观点的心意六合拳门人,都不会否认自己的拳法是从姬际可先生那里传递而来。无论是民间的传说还是拳史资料,都将最初传授心意六合拳的人明确指向姬际可先生。

有关姬际可传授心意六合拳的最早记载,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南新安长理沟进士王自诚所撰之《拳论质疑序》(紫元按:这里搞错,是王自诚抄录清雍正十一年三月“河南府李”的序),序载:拳之类不一,其端不知创自何人,惟六合出于山西龙凤姬先师。先师明末人也,精枪法,人皆以为神。而先师犹有虞焉,曰:吾处乱世,执枪卫身则可,若处平世,刀兵消伏,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于是变枪为拳,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拳名六合……然得姬老师之真传者,惟其南山郑氏一人焉……余幸得学于郑师,以接姬老师之真传……”

我们没有有关王自诚的更多的材料,在雍正年间的进士名录上也未有王自诚之名,或许自诚只是他的字或者别名。从时间上看,王自诚应该是心意六合拳的第三代弟子,他在文中称,其师为郑老师,可是没有具体说出郑老师的名字,为历史留下了悬案紫元按:紫元曾赴新安掌礼沟考察及查阅新安县志,没有“新安长理沟进士王自诚”,从唐豪抄录“三三拳谱”的序之原始落款看,根本没有进士”二字,也没有什么《拳论质疑序》,所以“清雍正十三年河南新安长理沟进士王自诚所撰之《拳论质疑序》”是后人去除序之真正作者“河南府李”伪造而成的。“河南府李”才是真正第三代,王自诚只是谱的收藏者而已。不过在这里王自诚很明确地提出,心意六合拳是山西姬龙凤先生变枪为拳而创立的。但是,关于姬先生的名字,民间的写法有隆风、隆凤、隆丰、龙峰、龙凤等等,还有的将龙、凤视为两个人,不一而足。关于姬先生的籍贯,王自诚说是山西,而传说中为山西蒲州诸冯人氏。那么,在历史上的山西蒲州,是否真的存在一位姬龙凤(抑或隆风、隆凤、隆丰、龙峰)先生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形意拳门人孙业民先生首次在山西省永济县张营公社尊村大队的姬氏家族中发现了一本《姬氏族谱》,此谱原有六册,末册已失,尚存五册,宣纸三十二开本,系乾隆五十五年九月由姬氏第十四世孙姬光壁等所写,现藏于姬氏第十九世姬兰廷老人手中。其谱第二册载有姬氏九世名际可,并有旁注:技勇绝伦,老年破流寇于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训次子,字龙峰,传艺河南,至今人以夫子事之。可见,当地的确曾经存在过一位武功高手,该人姓姬,名际可,字龙峰(而非隆风、隆凤、隆丰、龙峰、龙凤)。

那么,现在的山西永济张营尊村是否就是古代的山西蒲州诸冯呢?

据考证,永济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古称蒲坂,亦称蒲州,乃是舜帝故里(舜也是诸冯人氏)。汉始置县,清朝改称永济。诸冯在蒲州西缘,昔诸冯为里治,相当今之乡镇(现为张营乡),故称诸冯里。龙峰在世时,其故里称北义平村,后称宗村,龙峰故后始称尊村。由此可见,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张营乡尊村就是古代的山西蒲州诸冯里北义平村(宗村),而在这里生活过的武功高手姬际可(字龙峰),就是我们心意六合拳的祖师无疑了。

不过,即使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姬际可就是心意六合拳的祖师爷,可是依然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证——那就是姬际可的师承。以我们对于拳法的认识和经验来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没有继承地凭空造拳,特别是像心意六合拳这种拳风独特,拳理深奥的上乘拳法,更不可能是某位天才毫无根据地感悟而来。那么,姬际可究竟师事何人?属于哪一个拳术流派呢?

众所周知,自民国以后,世人都将从心意六合拳发展而来的形意拳定性为武当内家拳,在拳理上大多理解为道家法统。但事实上形意拳的道家特色是在清末才形成的,而在此之前并没有人将心意六合拳视为武当内家拳,甚至与之相反,将其称为:少林外家支派”(紫元按:这是清末光绪21年太谷形意门伪造的《戴龙邦·心意六合拳重订本》,及民国初太谷形意门车毅斋碑文上首次出现的说法,心意六合传谱中根本无此说!)

在山西民间流传的《戴龙邦·心意六合拳重订本》墨本中,自称其拳是少林外家支派。而在山西派心意拳大师车毅斋先生的墓碑上也有:戴氏祖传心意拳少林外家支派……”等明确记载。这就不得不使人联想到姬际可先生与少林寺的某种渊源关系。而且,在心意六合拳前辈以及尊村的老年人口中都有一个传说:姬际可在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武功卓著,为访天下豪杰,在明天启五年(1624年)至河南嵩山少林寺,与武僧切磋武技,从古刹山门三进三出,安然无恙,被少林寺聘为武术教师传授心意六合拳。姬公逝世之时,少林举寺哀悼颂经,并刻碑立像而载之。这就是说,现在少林寺内传承的心意把,就是姬际可当年的遗技(紫元按:这里有误,详见紫元相关文章)。

这里,问题便出来了。

俗话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寺武术之盛,至少可以推溯到唐朝。在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二十七日,少林寺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惠玚等十三位僧人,暗中联合(车睘)州司马赵孝宰等人,里应外合夺取(车睘)州城,生擒王世充之侄王仁则,归顺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皇帝后,嘉其义烈,频降玺书宣慰……”,昙宗领受大将军,特许少林寺演练僧兵,自立营盘,不戒酒肉,称为五荤和尚。从此少林寺尚武之风大振(紫元按:这里有误,详见紫元相关文章),形成了为历代统治者服务的传统,这种传统到明朝发展到了高潮。

或许是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濠州皇觉寺出家八年,对佛教情有独钟。所以,明朝建立以后,对佛教是十分尊崇的。少林寺作为天下名寺,当然也受到皇家的格外重视。从以下资料中,其况可见一斑。

(一)洪武十五年(1382年),少林寺住持松庭子严(13211391)做了河南府僧纲司的都纲(从九品),主管一府僧务。这年冬天,又被周王朱(木肃)请到开封,为国母孝慈皇后马氏资悼冥福;

(二)洪武二十六年(1393),仁山毅公(13401405)奉周王令旨出任少林住持,仁山先后受到周王、晋王顶礼。永乐三年五月,仁山被举为参加全国佛教法会的高僧;

(三)成化十九年,太监陈某奉旨到少林寺侑斋,因缺住持领众,经镇守河南的钦差太监兰忠等举荐,命性成为住持;

(四)弘治二年(1489),周惠王朱同镳在开封举办法会,请少林住持可仙升堂说法,大加赏赐;

(五)嘉靖乙未(1535),静庵悟榻出任少林住持,不久被徽王府聘为主香火院。今少林寺门前牌坊上的楹联即为徽王府浦城王朱载埨所书;

(六)万历壬辰年(1592),无言正道(15471609)任少林寺住持,周端王朱肃溱曾请道公至开封说法,并请他为其子看病。另外,先后有八位王子追随道公出家为僧,居住在八王子院。因其在少林寺本院之南,又称南园

(七)万历十年(1582),皇太后曾特赐少林寺精工刻印的佛经637函,贮于寺中,供人阅读;

由此可见,少林寺在姬际可那个年代与皇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社会地位当然也是非常高的。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各朝各代中,尤以明王朝最为保守,等级观念最为森严。可以想象,在封建社会那种极端讲究尊卑关系的状况中,传说中的那个二十来岁,而且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姬际可,即使武功高强,要进少林寺传授拳术,想来也是不太可能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明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高潮阶段,少林武术的体系与风格早已形成,寺内高手如云,全国各地的官兵与地方武装争相聘请少林武僧前往执教,连大名鼎鼎的戚继光都曾经邀请少林武僧训练士卒。其时少林武事之盛,名闻天下。我们仅仅寻找几篇在姬际可出生与成长的万历至天启年间的游记与诗作,就可以看到当时少林武事的盛况:

(一)王士性《嵩游记》(约作于1585年前)云:寺八百余僧,自唐太宗退王世充,赐昙宗官,僧各习武艺俱绝。

(二)金忠士《游嵩山少林寺》(约作于1608年)云:午刻,少参君招饮溪南方丈中,观群僧角艺。

(三)袁弘道《嵩游》(作于1609年)云:晓起出门,童白分棚立。乞观手搏,主者曰:山中故事也。试之,多绝技。

(四)万历十七年进士、曾任河南巡抚的程绍曾写过一首七律《少林观武》,诗云: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刚强胜有降魔力,习惯轻携搏虎能……”

(五)天启年间的礼部侍郎公鼐的《少林观僧比试歌》中云:震旦丛林首嵩少,比丘千余尽英妙……”

由于少林寺武僧武功卓著,天下驰名,所以从正德到天启,明政府经常征调少林僧兵为国家效力。巩固边防、平息叛乱、抵御倭寇、镇压农民起义,无不有少林僧兵充斥其间。因此,少林和尚们除了朔、望之外,连经也不念,佛也不礼了,练武之风达到极盛。从现在少林寺塔林遗存的塔铭石刻上,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少林和尚为国效力的热情与荣耀(紫元按:少林寺武术是从明代英宗帝被掳走后才开始的,详见紫元相关文章)。

(一)在塔林中现存有三奇友公和尚塔,立塔者是河南府仪卫司千长李臣及其友公和尚的弟子洪仲、洪良等人。上有两块塔铭,一块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立的,铭文说:在明武宗正德年间,因达延汗入侵,山陕边防吃紧,武宗皇帝亲自下令征调少林僧兵防守边镇,以加强军备。另一块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六月立的,铭文说:由于三奇和尚镇守山陕有功,明政府又委派他统征云南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云云。

根据文献记载,友公三奇和尚就是少林寺大名鼎鼎的三奇周友(?-1547),他在正德年间蒙钦取宣调,镇守山东、陕西布政使司(省)辖下的堡塞,屡立战功,御封为都提调总兵。他亦曾奉命统征云南,讨伐叛蛮。所谓三奇,就是立了三次奇功。明朝永乐以后,将军功分为三等,即奇功、首功、次功。周友获得三次奇功,可见其英勇善战,武艺高超。

三奇友公和尚塔的塔额曰:敕赐大少林禅寺,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正德年间蒙钦取宣调,镇守山陕等布政边,京御封都提调总兵,统任云南烈兵扣官,赏友公三奇和尚之寿塔。这位友公和尚号称 天下对手,教会武僧” (皇帝敕名),有僧俗弟子一千多人。塔铭说他:僧俗徒众千外余名,山东并南北隶直、本省睢、陈、规德、钧、许等州,监扶、西遂、堰、郏、襄、宝、汝、宁、两蔡、裕、邓、鲁、雀,无不有教。他在少林寺的传承有:弟子洪仲、洪良,法侄洪转、洪佑,法孙普清,重孙广记、广顺等,皆为著名武僧。

(二)在明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建立的《少林寺竺方参公和尚塔铭》、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豁免粮差碑》,以及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九年(1581年)立的石碑中,分别记载了嘉靖年间明政府征调少林僧兵镇压北京附近的霸州刘六、刘七起义,山东青州王堂起义以及河南柘城师尚昭起义的事件。

在竺方参公的塔铭中说:师讳周,其名曰参,号竺方……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司明文调用截杀,领僧兵五十名,征师尚昭。赶贼兵,运大智于沙场,战雄兵于顷刻不过,尽忠于国,丛林见得忠义……”这位竺方周参自幼习武,精究六韬,十五岁入少林寺,拜悟空和尚(即扁囤和尚)为师,习学演武,名播四海,武亚诸方。可见这也是一位名冠天下的武术高手。

(三)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建立的《敕赐少林禅寺都提举征战有功顺公万庵和尚塔铭》,以及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建立的《敕赐祖庭大少林禅寺恩祖征战有功大才便公(大才普遍,15421624)本大和尚塔铭》。说明这两为和尚为朝廷征战有功,得到了嘉奖,其中万庵同顺(15351618)被任命为都提举的官爵。

(四)在塔林中,还见到两块关于为官府充当武术教师的塔铭。一块是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建立的《敕赐祖庭大少林禅寺庄严圆寂亲教师就公天竺和尚之塔》;另一块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建立的《敕赐少林禅寺授教师武公本乐(本乐宗武,15781618)和尚享寿四十一之塔》。这两个和尚虽未提到征战有功,但也是为国阵亡。从这两座塔均为皇上敕建的状况来看,两人一定武功都很高超,极受官府的重视。

由以上资料可以得出结论:经过长期的战争锻炼,少林武术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非但得到朝廷的重视,更是声势显赫,弟子如云,高手济济,几乎到了天下景仰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少林寺的武僧们再虚心,也决不会向一个寺外青年求教。

那么,如果姬际可二十岁时(天启五年)果真去了少林寺,而且真的一住就是十多年,如果不是去传艺的,那他究竟干什么去了?根据各方面情况分析,我认为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学艺去了!或许正是因为姬际可曾经在少林学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心意六合拳,才有了后来的少林外家支派之说(紫元按:此说完全错误。姬氏如果去少林寺学艺,少林寺老谱上就不会有“姬老师枪谱”之称,明明叫“老师”二字。其实是姬氏去试艺,如同俞大猷一样)

一 九九四年五月,我曾与郑州的心意拳同道李新民先生专程赴嵩山少林寺,拜访少林心意把传人德建和尚。在少林塔林,我们分别演示了各自的心意拳法,他所演练的 少林心意把动作虽然与我们演练的拳法动作并不十分相同,但是从其基本构成来看,依然能看出相承一源的血脉痕迹。而且,我们发现白衣殿南北两面山墙上的少林 武僧练武壁画,其手型、步型、身型等均与心意六合拳的动作何其相似,却有别于现在寺内外流传的少林拳动作,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根据文献记载,这两幅壁画一 幅是湛洛和尚指导僧徒比赛心意拳,另一幅是湛举和尚指导僧徒比赛六合拳,据说这两幅壁画已经有七百历史了(紫元按:湛举和尚是清末人,壁画怎么可能“已经有七百历史了”?!)。 一曰心意拳,一曰六合拳,难道真的是一种巧合吗?更有甚者,千佛殿中古代寺僧练武踩出的脚窝依然,而据记载这些脚窝即为练习心意把所致。从技术方面来看, 心意六合拳的练习与发力方法正好与此相吻合(紫元按:心意拳是明末清初济源异人所创,后传入少林寺;六合拳是姬氏所创;心意把是马学礼改编后传给少林寺 的,是乾隆年间的事了。详见紫元相关文章)。

如果进一步从拳理上来看,心意六合拳所遵循的十法摘要,也就是少林拳法所遵循的十法秘要,两者一模一样,但明显有别于所谓武当内家拳的技术要求。而且,既然是摘要,就一定是从哪里摘录而来。那么它究竟是从哪里摘录来的呢?合理的解释或许只有一个,从少林寺的拳谱中摘录来的(紫元按:全错,详见紫元相关文章)。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少林心意把并没有十大真形之说。如果是姬际可将心意六合拳传给寺僧,就不可能遗漏作为心意六合拳一大重要特征的十大真形。而且,少林心意把并不具备化枪为拳的技术特征,而在心意六合拳中却自始至终都充斥着化枪为拳的技术形态,如果少林心意把是从心意六合拳变化来的,就一定不会出现这种不可解释的反常现象。

再进一步来看,姬际可创立心意六合拳是所谓的化枪为拳。那么,他的枪法渊源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少林以棍法闻天下,其名更甚于拳法。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说: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那么,有人说,棍是棍,枪是枪,少林棍法与枪法何干?实际上,产生这种疑问,是由于对古时的少林棍法缺乏了解所致。根据明代在少林寺学习夜叉棍十余年的程宗猷在他写的《耕余剩技·少林棍法阐宗》中所绘棍式图,当时的少林棍为长八尺或八尺五寸,可见并非我们现在所常见的棍法,而是一种大棍。在《耕余剩技·少林棍法阐宗·问答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或问曰:人动称少林棍,今观图诀,俱是枪法,何也?余曰:谚云打人千下,不如一扎。故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此少林为棍中白眉(白眉最良)也。由此可见,少林的所谓棍法,称为枪棒法或许更加合适。

经过考证我们发现,明代少林寺的枪棒法主要有两大源流。一是程宗猷所学的兼枪带棒的大棍法——“夜叉棍系统;一是由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传的所谓剑经”——“五虎拦系统。

程宗猷(字冲斗)是少林寺俗家弟子,在少林寺学习夜叉棍十余年,尝著有《少林棍法阐宗》(万历四十二年刊)三卷。他在该书中说:入寺后,先从师于洪纪,梗概初闻,未惮厥技。后师事八十多岁的洪转,洪转棍法神异,寺众推崇,宗猷乃日得闻所未闻。最后,宗猷从学于广按。广按法门中高足,尽得转师(洪转)之技而神之。

我们知道,洪转是三奇周友的法侄,在武功上尽得周友真传,是一位十分著名的武僧。他在万历初年已八十余岁时,著有《梦绿堂枪法》一卷,总结了三奇周友的枪法(即少林枪棒法)。这是中国古代十分著名的枪法论著,被清代枪法大家吴殳收入其枪法名著《手臂录》中。

那么,三奇周友的枪法从何而来?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的序言中说,他这一支的棍法,是哈麻师以拳棍授而来的。这也就是说,洪转的枪法是扁囤和尚从哈麻师那里学来的,而洪传总结的又是三奇周友的枪法。由此推测,三奇周友一定是扁囤的弟子了。

这位扁囤和尚,是少林寺里的一位神秘人物。据《少林寺志》内的《扁囤和尚碑》记载:扁囤禅师者,号无空(即悟空),禹州陈氏子。年逾二十,投少林寺,礼梵僧哈麻为师……”

梵僧,明朝时往往指西藏僧人,而非印度僧人。哈麻,明人亦往往专指臧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中黑帽系的大宝法王。如果扁囤和尚真的是礼梵僧哈麻为师,很可能是拜在了当时前往京师而暂住少林寺的黑帽系大宝法王、八世活佛弥觉多吉(15071554年)的门下。而如果真的像程宗猷说的那样,是哈麻师以拳棍授而来。那么,他这一支的棍法,岂不是来自于西藏的武术体系?!按常识分析,此时程宗猷离扁囤的传承时间并不久远,他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除非他有意说谎)。

少林寺内的另一支枪棒法技术,来自于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15031580年)。俞大猷是当时的武学名家,先后从师于棍法大师李良钦、《赵注孙子兵法》的作者赵本学,以及刘邦协、林瑛等人,皆为一时之武术名流。他本人更是集诸位大家之大成,著武学巨作《剑经》,流传后世。

俞大猷早闻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由北云中奉命南征时,曾专程访问少林寺。在观看了上千位武僧的表演之后,他直言不讳地对方丈小山宗书说:此寺以剑技名天下,乃传久而讹,真诀皆失矣!于是,小山方丈挑选了两位身强体壮的年轻僧人宗擎与普从,随俞大猷南行,三年苦练,学得真传。此后,两位僧人回到少林寺,将所学技艺传给寺众,所学最深者达百人。

俞大猷所著虽名为《剑经》,讲的却是一切兵器的运用法门,并不专注于一法。我们说,天下拳法虽有许多门派,但是真传的技术却是大同小异的。兵器的用法也是一样,虽然有各种不同的器制,但是其内在的变化运用,则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戚继光(15281587年)在评价《剑经》中所讲的短兵长用之法千古奇秘。又说:不惟棍法,虽长枪各色之器械,俱当依此法也。近以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

由此看见,明代在少林寺流传的枪棒法主要为以上两支。至于说俞大猷认为少林棍法真诀皆失,未必是真实情况。因为以三奇周友的事迹来看,他决不是浪得虚名的人物,他所传递下来的武功棍法决不可能真诀皆失,很可能当时俞大猷所见的,是少林寺武僧有意安排的花活表演,以娱俞将军的眼目而已。而且,少林寺和尚是很会结交权贵的,此举很可能是小山方丈有意结交俞大猷的手段。因为从以后宗擎赴京专程拜会俞大猷,讨得《剑经》及赠诗;普明赴京向俞大猷汇报十方禅院的建造情况,并且说明此次进京是专程请俞大猷为十方禅院赐文勒碑,以垂不朽等情况来看,少林寺和尚是很擅长社交的。

到了姬际可入少林寺学艺的时候,正是少林寺枪棒法发展达到鼎盛的当口。我们可以推论,姬际可肯定是下了大功夫学习少林枪棒法的(当然也同时学习了少林寺的镇寺拳法心意把)。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姬际可所谓的化枪为拳,准确的说,应该是化少林枪棒法为拳,也就是将少林枪棒法的运用变化原则,转化成徒手的拳法格斗之中(紫元按:这里全错,详见紫元相关文章)。而化枪为拳的原因,也绝不是所谓吾处乱世,执枪卫身则可,若处平世,刀兵消伏,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的理由这样简单。真正的原因,是由于满清入关后,严禁民间习武与藏有武器,姬际可是不得已而化枪为拳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姬际可创立心意六合拳的时间不是明朝末年,而是清朝初年。

当然,对于我的推断还是有一些人会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为心意六合拳是姬际可在其中年时创立的,而此时他曾在少林寺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并将心意六合拳传给了寺僧。

事实上,无论是北少林(嵩山)还是南少林(泉州),都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反清复明的事件所谓南少林由于反清复明被焚毁之说,乃是晚清武侠小说《万年青》的杜撰。而所谓北少林由于反清复明被焚毁之说,乃出于民主革命家陶成章(18781912年)的《教会源流考》,也是为了鼓舞驱逐鞑虏的热情而信笔写就的,并无历史根据。

嵩山少林寺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明末农民起波及河南,少林寺为明政府效力,积极投身到镇压起义的行列。崇祯十四年至崇祯十七年(16411644年),登封矿工李际遇领导矿工及农民四、五万人起义,扎营在少室山天险之顶御寨。(见乾隆《登封县志》)由于当时少林寺武僧处处与农民军为敌,李为消灭这一肘腋之患,乃佯与结纳,日以金啖主僧……”。一日,李乘寺僧斋沐焚诵之际,率数百人,裹甲以入,径至经堂,把在场寺僧全部杀死。(见《中州杂俎》)从此以后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河南官员张思明因祭祀中岳来到少林寺时,少林寺依然是法堂草深,宗徒雨散矣已积四十余年矣。(见张思明《重建慈云庵碑记》)同年,在张的倡议 之下,遂开始整修重建少林。从康熙到道光末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清政府对少林寺特别重视,多次整修,扩大规模。康熙皇帝曾为寺院亲书匾额;雍正皇帝也曾亲览 整修寺庙的图纸;乾隆皇帝更是亲临少林,诗、匾、联同举,迄今犹存。可见民间传言是不可信的。

姬际可的生卒时间为万历三十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021683年),其中年时刚好是少林寺宗徒雨散藤萝塞户之时,姬际可此时来少林传艺之说根本无从谈起。而少林寺重建之日,姬际可已然去世,又何来少林举寺哀悼颂经,刻碑立像而载之?若果然有立像之碑,现在哪里?所以,我觉得发掘历史必须以实物或者活体为对象,要言之有据,而不能凭空臆测,更不能轻信传说。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推论:心意六合拳是少林武功的发展与完善,是姬际可先生在掌握了少林寺枪棒法与心意把拳法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其一生的总结、实践与提高而创立的一个完整的拳学门派(紫元按:错误结论)。该拳派的大约成型于康熙初年,其后又经过历代先师们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它比较完善的拳理、拳法体系。其高超的技法与精辟的拳学理论,对中国近现代 拳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心意六合拳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五、从四把看心意六合拳与形意拳的血缘关系。

四把是心意六合拳中唯一一趟连环演练的拳法套路。近代以来,对四把的解释有很多。有人说头、肩、肘、手谓之四把;也有人说上三把加足下一把谓之四把等等。更有人编造出上中下三路四把套路来,实在是够热闹的。实际上,四把就是四把,由于心意六合拳习惯上将一个拳势称为一把,所以,所谓四把,就是四个心意六合拳常用的拳势而已,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意思。这一点,我们只要对照一下形意拳中的四把就能一目了然了。

在对照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考察一下形意拳的由来以及河南派马学礼心意拳一支的传递情况。

1
、按照传统的说法,姬际可先生创立心意六合拳之后,将其传授给了安徽贵池曹继武与河南洛阳马学礼。然后由曹继武传授山西祁县戴龙邦,形成了后世的戴氏心意拳。戴龙邦又传直隶(河北)深州李洛能,李在山西太谷教拳时,将戴氏心意拳改称为形意拳”(紫元按:这是来自太谷车氏《六合拳序》中的内容,文章作者前面指出其伪,不知此处又为何引用?!)

据山西派心意拳传人考证:戴龙邦,字尔雷,生于清康熙五十五(1713)年,卒于嘉庆七(1802)年。戴龙邦自幼习练家传长拳与丹田功法,后随父在安徽池州经商时得遇心意大师曹继武,并拜之为师,习艺十年归晋后,与其子戴文雄(二闾)将祖传之丹田功法与曹继武所传之心意内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心意拳内家功法,丹田功法亦由此而大成。

但 是,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论证过曹继武并非心意六合拳传人,而戴龙邦也应该按照家谱写为戴隆邦(字兴国)。不过,由于我们这里并不是考证形意拳的历史,所以不 想过分详细地深究其中的真伪。至于戴隆邦究竟从哪里学来了心意六合拳?其老师是究竟是李政,还是岳家军大将牛皋的后人牛希贤,我们都不想深究。但是,实事 求是地说,无论戴的老师是谁,都应该肯定他是学到了姬际可拳法的真髓。否则,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戴氏弟子 李洛能改心意形意”(紫元按:这里有误,详见紫元相关文章),而使形意拳名满武林。更不可能有郭云深弟子王芗斋改形意而为意拳,纵横天下的盛况了。从这里也就同时印证了过去许多心意六合拳门人所讲的,所谓姬际可教拳,对内教心意,对外教形意’……”云云,是毫无根据的妄贬之辞。

2
、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姬际可拳法特色的,应该算在回民之中流传的心意六合拳(紫元按:文章作者显然没有了解到存在汉民李存湖心意六合十二大势一支,比马学礼早)。因为回民具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文化上与汉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不大容易运用中国传统的道学、哲学与武学思想与方法来改造心意六合拳。所以基本上保持了原传的风格与技法,使心意六合拳象是一个活的文物一样,从遥远的清代传递到了现代。

在河南回民中首传心意六合拳的,是洛阳回民马学礼。

马学礼,大约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卒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河南洛阳马坡村回民(后迁居北窑村)。传统的说法是马学礼从学姬际可,但根据现在的考证,姬际可卒于康熙二十二年,也就是说,马学礼出生时,姬际可已经过世多年,根本不可能直接传授马学礼。而且,王自诚拳谱上说:“……然得姬老师之真传者,惟其南山郑氏一人焉……”也从一个侧面对此有所印证。那么,马学礼的老师是谁呢?

有人说是曹继武,也有人说是南山郑氏。当然,曹继武是不可能的。那么南山郑氏呢?或许是,或许不是,现在根本无从考证。总之,马学礼的老师肯定是姬际可的亲传弟子(紫元按:是“河南府李”,详见笔者相关文章),至于是谁——大概永远都是一个谜了。

马学礼学得此艺后,作为护教拳法在河南回民中广为传授,成为回民的看家拳术。由于当时回汉矛盾很重,所以回民对此拳严加保密,决不传给汉族人。形成了日后的保守传统,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被打破(紫元按:错,道光年间李祯就传戴氏父子)。

马氏之后,河南的心意六合拳主要形成两个分支:一为南阳支,一为洛阳支。

南阳支心意六合拳是由马氏弟子张志诚(南阳人)首传的。张志诚传于外甥鲁山人李政(镖师);李政传其友张聚;张聚传鲁山西关里虎桥买壮图(18291892年);买壮图授徒颇多,以西安安大庆、周口袁凤仪最为有名;安大庆之徒宝显廷,名鼎(1860年-1947年),传艺于关中、川北;袁凤仪传弟子六十三人,出名者仅尚学礼(18651939)、杨殿卿、卢嵩高(18741963)三人而已,号称周口三杰;卢嵩高30年代到上海教拳传海肇香、解兴邦、李尊思、于化龙、凌汉兴、满锡豹、张兆元等数十人;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卢氏的亲传和再传弟子们又将心意六合拳传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家。

洛阳支心意六合拳是由马学礼的外甥马兴(17551845年)所传。该支仅传习于洛阳东关、北窑、马坡、塔湾四处回民中,现已传七世,即马学礼——马兴——马梅虎——刘万义——马梦洛——孙顺福——孙友恒等”(紫元按:真正传人为马梦乐--金黑彦--马宏宪)

现在,我们回到四把的问题上来。

心意六合拳的四把套路,实际上由三个部分组成:由起式到鹰捉虎扑为第一部分;由猛虎回头到怀抱顽石为第二部分;收势(三盘落地)为第三部分。其第一部分主要由四个拳势组成,即践步横拳、挑领、鹰捉、虎扑等。该部分在实际演练中必须多次重复(一般三次),可见其重要性。

再看心意拳谱上的四拳势论: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梢;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捉四平足下抛。讲的就是以上第一部份的四个拳势。

那么,在形意拳中有没有四把呢?当然有。形意拳中的四把,实际上就是形意十二形中的鸡形,形意门中称为鸡形四把。我们经过对照,十分容易地能够看出,所谓鸡形四把中的行步右炮拳(也有的称为崩拳)就是践步横拳金鸡上架金鸡报晓就是沉劈挑领金鸡闯群就是鹰捉金鸡啄米就是虎扑的变形。而且其行步右炮拳之后的金鸡抖翎转身动作,与心意四把的践步横拳之后的鹞子入林转身式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形意拳的鸡形四把与心意六合拳的四把第一部份无论从动作形态还是套路构成、排列上都高度相似,几乎可以视为完全一致。这是偶然的吗?

我们知道,形意拳是在李洛能之后才正式定型的(紫元按:错,是郭维翰)。那么,将心意六合拳的四把改型为形意十二形的鸡形,说明李洛能肯定完整地向戴家学习了这路动作(我们知道此时戴家与河南心意是没有交流的),只是我们无法肯定是戴家还是李洛能完成了这种改造。不过,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比照清楚地说明了四把这路拳法的古老性,它不可争辩地证明了四把乃是心意六合拳在姬际可时代的原传套路。它或许是姬氏所创造,或者更加古老。同时也印证了心意六合拳门中流传的四把的来源说并没有错误,即四把第一部份为姬际可的原传,后面的两个部份乃为后人所添加。至于添加者是张聚还是买壮图,现在看来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有待进一步考察。(紫元按:文章作者这里有不少错误。四把是姬氏与济源心意拳创始人“异人”切磋交流的产物,在济源神拳谱上称“六合心意拳”)

综 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意、形意乃为一家。虽然在以后的各自发展中在形态上稍有变化,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两家门人应该加强团结与交流,而不应该相 互菲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形意拳实质上依然没有脱离心意六合拳的本质特色,其后期被人为所添加的所谓道家伦理特色并不能掩盖其实质(紫元按:姬氏的六合枪老师董秉乾就是道人,济源异人也是道人,所以文章作者错),所以不应该被视为武当派拳法。我们认为,拳法就是拳法,无论什么拳法都应该内外兼修,而不应该简单地把少林派视为外家,把武当派视为内家,内家、外家之说本无道理,扯佛扯道的更不可取。我看,中国武术界那种动不动就谈佛论道,动不动就区分内家、外家的习气该改一改了。

以上,我们只是以四把为据说明了心意、形意的渊源关系。实际上,从心意、形意的拳术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相似乃至相同之处。比如:形意五行拳中的崩拳就是心意的穿拳炮拳就是括边炮劈拳就是鹰捉横拳就是裹横等。所以,我们看拳法的相同之处,不能只看外部形态,还应该关注其内在的劲力、劲意形态及其具体的功用,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聪明之举。

六、被心意六合拳门中的某些人吹的神乎其神的所谓内家武林第一秘籍”——《守洞尘技》,乃是彻头彻尾的伪作。

在中国心意六合拳爱好者中,长期以来,有一本手抄本《守洞尘技》在流传。据说它是买壮图弟子安大庆所修订的心意拳古谱,是戴龙邦、戴二闾所作,乃是内家武林第一秘籍云云。还有人声称《守洞尘技》以三字经形式,口传心授,代无文字底本……”等等,实在热闹得很。那么,这个本子究竟是何人所作?有没有达到内家武林第一秘籍的高度呢?让我们往下探讨吧。

《守洞尘技》在杂志上公开出台,大约是从1999年前后开始的。而且,所谓《守洞尘技》的出现,是首先由关于搓丹田功法的讨论开始的。此期间,《武魂》杂志连续发表了许多心意六合拳门人的有关搓丹田(搓把)的练习方法的文章。但是有心者可以发现,这些文章的文字基本上是一样的。

1999年第12期《武魂》杂志第27页上,有《河南邓州马雷石谈搓丹田》一文,其中写道:心意六合拳的搓丹田,据恩师所传及《守洞尘技》记载……”。然后,其下边介绍具体练习搓丹田的方法的文字,与同期杂志第29页上上海计鹏云所作的《我练搓把功的体会》(1992924日投稿)一文的功法部分完全一样。时隔八年,两人不识,完全不存在相互抄袭之嫌。那么,只能说明他们共同摘自同一个本子,即一直以来流传在心意六合拳门人中的所谓的《守洞尘技》。

2000年第2期《武魂》第47页,发表了蚌埠马琳璋的文章《〈守洞尘技〉手抄本中关于手后内五行的原文》,其文与以上两文有关行功之法的文字完全一样,可以认定是来自一个本子。据马琳璋先生介绍这个手抄本是安大庆于清道光十八年在长安为序的,也就是说,这本所谓的《守洞尘技》就是徐州黄新铭曾经考证的那本《守洞尘技》。其文中说:安大庆所修拳谱名为《守洞尘技》,他在序言里说是山西祁县戴文俊(乳名二旅)所传,分上、下二集。笔者考证,此谱为买壮图以后所习拳法,与今日上海所习拳法一致,并非戴家拳法……”。可见这本《守洞尘技》并非戴二闾所作,那么其真正作者是谁呢?正如编辑马琳璋文章的编者的疑惑该手抄本的文字,确有一些似与当时遣词用句的习惯不和谐……疑是后人改动的痕迹。

实际上,所谓《守洞尘技》,根本不是什么古人所作,而是现代人的作品。明确地说,它是上海卢嵩高亲传弟子凌汉兴先生所作,其真正的名称是《心意六合拳艺传真》。这就是为什么山西祁县戴二闾所编的《守洞尘技》,里边尽是上海派心意六合拳的练习方法,而全国各地不同心意六合拳流派的搓丹田方法都不相同,只有马雷石的搓丹田方法与上海派相同的原因。那么,凌汉兴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如何就成了戴二闾的《守洞尘技》了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位上海武术界大名鼎鼎的人物,由于此人已经过世,我不想提及其名,但是在以下的行文中,相信很多人能够猜出来。

凌汉兴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完成于1953年,内容为释名、为盘法、为劲意、为用法、为备考,五类分写,掘微发奥,阐述详明,多独到见解,并附有卢师拳照作为范式……”(引自余昂之序,余先生年逾古稀,曾为南市教育学院教授。),稿成之日,卢师犹及过目,引为满意,同道中评价甚高……”(引自夏炎德之序,夏先生早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后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导师。)。后来“……原稿及若干序文(姜容樵等人),十年动乱中散佚殆尽,又尝被人剽窃、换名、翻印牟利……”(引自余昂之序)。这里所说的剽窃、换名、翻印之人,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那位武林名人。此人向以出版武术著作出名,据其自己说是安大庆弟子宝鼎之徒,不知其何时忽发奇想,便将凌汉兴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修订一番,就变成了上海×××整理、长安安大庆修订的《守洞尘技》了。 而且,他还在序言中伪造了该书的作者,即祁县戴文俊,以至于现在还有戴氏心意拳的人说,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拳谱是戴家写的。可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任何 人只要看一看其中的内容就知道了,因为其内容完全是上海派心意六合拳的练习方法,跟戴氏的心意拳练习方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说,尽管心意六合拳出自一源,但是,经过各个流派各自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必定会出现一些属于流派特征的东西,即练法上肯定存在这一些不同,在拳法的名称上也会有所区别。在所谓《守洞尘技》上所记载的抡劲龙吊膀二式,就是上海派所特有,而其他派所没有的。比如抡劲,古人称为韧劲,由于上海人听不明白卢老师的河南话,故此理解成了抡劲。这是由于这个动作的运动形态使人产生联想所致,原本是一个错误,但是,大家用惯了,也就这样了。再比如龙吊膀一 式,乃是心意六合拳老前辈白玉山先生在与卢嵩高老师饮茶论拳时所即兴摹仿龙形摆尾的动作所创造(紫元按:这是文章作者受了于化龙胡编的故事,未经考证便写在文章里。白玉山是河北形意传人,于氏将丁仁误说成白玉山了),卢老师认为这个动作不错,故此进一步研究定型,传授给其弟 子,成为上海派心意六合拳所特有的动作。所以,其他门派的心意六合拳门中是不练这个动作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守洞尘技》中呢?只能说明所谓《守洞尘技》并 非古人所作,乃是上海派门人的现代作品。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李际遇杀死在场所有少林寺僧的影响与姬龙峰  颜紫元

$
0
0
李际遇杀死在场所有少林寺僧的影响与姬龙峰  颜紫元

真实历史记载:“无论是北少林(嵩山)还是南少林(泉州),都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反清复明的事件所谓南少林由于反清复明被焚毁之说,乃是晚清武侠小说《万年青》的杜撰。而所谓北少林由于反清复明被焚毁之说,乃出于民主革命家陶成章(18781912年)的《教会源流考》,也是为了鼓舞驱逐鞑虏的热情而信笔写就的,并无历史根据。

嵩山少林寺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明末农民起波及河南,少林寺为明政府效力,积极投身到镇压起义的行列。崇祯十四年至崇祯十七年(16411644年),登封矿工李际遇领导矿工及农民四、五万人起义,扎营在少室山天险之顶御寨。(见乾隆《登封县志》)由于当时少林寺武僧处处与农民军为敌,李为消灭这一肘腋之患,乃佯与结纳,日以金啖主僧……”。一日,李乘寺僧斋沐焚诵之际,率数百人,裹甲以入,径至经堂,把在场寺僧全部杀死。(见《中州杂俎》)从此以后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河南官员张思明因祭祀中岳来到少林寺时,少林寺依然是法堂草深,宗徒雨散矣已积四十余年矣。(见张思明《重建慈云庵碑记》)同年,在张的倡议 之下,遂开始整修重建少林。从康熙到道光末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清政府对少林寺特别重视,多次整修,扩大规模。康熙皇帝曾为寺院亲书匾额;雍正皇帝也曾亲览 整修寺庙的图纸;乾隆皇帝更是亲临少林,诗、匾、联同举,迄今犹存。可见民间传言是不可信的”(此段文字摘自网络)



这段史料很有意义,说明李际遇把在场寺僧全部杀死时,清兵还根本没有入关,当时谈不上什么“反清复明”。姬氏自然不可能在少林寺这场灾难发生后才去少林寺的,因此姬氏去少林寺起码在崇祯十七年即1641年前,也即姬氏三十多岁时,那时,姬氏已经在怀庆府太行山中随董秉乾老道练成六合枪、刀,并可能练成通背拳,于是去与怀庆府一河之隔、即黄河对岸的少林寺去考察、试艺,就同早几十年的棍术高手俞大猷一样,其结果也与俞大猷一样,俞大猷去少林寺后,少林寺僧拜他为老师,但俞氏没有时间留在少林寺传艺,就挑选了两个少林寺僧跟他身边学艺。而姬氏去少林寺后,也被称为枪法老师,少林寺僧则恭恭敬敬地在拳谱上写上“姬老师枪法”,“姬老师枪法”前后均是少林寺抄录的通背拳谱。如前所述,那时清兵根本没有入关,根本不存在反清复明的事,所以所谓“姬氏去少林寺为了反清复明”之说,全是胡扯!姬氏是去考察、切磋武艺的,就同清嘉庆、道光年间姬氏六合枪同门怀庆府王霖苍、王景苍艺成后赴少林寺试艺一样。姬氏自然也没有太多时间留在少林寺传授少林僧,但姬氏在少林寺听说了传少林寺“心意拳”、并留下心意24字诀,即其中有心意名闪战,通背号腾挪的心意通背合解的怀庆府济源异人。显然,除了通背拳谱上记载年间万历董成老祖去少林寺试艺并传通背拳外,明崇祯年间济 异人创了心意拳后也去少林寺试艺、并传少林寺僧心意拳、留下“24字诀",康乾年间郑州贾寨的贾淑旺即在少林寺学的该心意拳,是长套路,有 通背拳及十三势太极的元素,与单练的姬氏创的六合拳不同。姬氏从少林寺返回家乡后,又遵从该六合枪中:何为捶?丢枪即为捶之传统说法,化枪为拳而成六合拳,姬氏化成六合拳后,即去怀庆府济源找异人切磋,切磋后异人对姬氏创的六合拳大加赞扬,这就是心意六合拳谱中记载的异人对姬氏说的那段话,即:吾谱心意,汝拳六合,合而为之心意六合‘“异人是与历史上岳飞的出生地汤阴所属的卫辉府相邻,于是异人在中国武术史上第一次托名岳飞写在其勇战心意枪诀即后来被去字的六合十大要论十大要论,但异人并没有把他自己创的心意拳托名为岳飞所创,只是把自己从勇战十三枪改创而来的勇战心意枪托名为岳飞一线下传而来的,至于异人心意二字自然也是取意于岳飞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紫元写文章到此,想到异人可能因取意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说,而成心意二字来命名自己改创的枪、拳,即勇战心意枪心意拳,于是索性把岳飞拖进勇战心意枪序言中,托名是岳飞一线下传至他的,之所以没有把心意拳托名岳飞,因为明末之时岳传还没有出现,没有像清代后来人那样受到清代才出现的岳传演义小说影响,换而言之,异人只知道历史上岳飞是使枪的,没有记载会拳,当然岳飞之时,不要说岳飞不会拳,就是整个中国的拳术流派也还没有诞生,所以异人没有把心意拳托名为岳飞。至于异人把枪术托名岳飞,有人认为是与反清复明有关,紫元认为,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但不大,最主要与心意二字取义与岳飞之说有关。要知道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朝廷都大力提倡岳飞,尤其在清初,朝廷一直追封岳飞。

 

异人除了在少林寺留下“心意通背合解24字诀”外,还在济源著有“心意拳谱”(后被称为“神拳谱”,流传至今),谱中赫然有“六合心意拳”即“四把”的来源;有六合枪谱中的“小使手”、“大使手”内容等,而姬氏“六合拳谱”中绝大部分理论内容来自异人的“心意拳谱”包括“十大形”之说(部分来自通背拳谱、六合枪谱理论、及怀庆府千载寺的“武机玄经”),强烈证明了姬氏与异人的交流(“异人”可能因为保守,未将“身法论”、“九要论”给姬氏)。

 

姬氏综合异人的“心意拳谱”,以及通背拳谱、六合枪谱理论、及怀庆府千载寺的“武机玄经”内容,为感谢异人赠谱之谊,故也称“六合拳谱”为“心意六合拳谱”,但姬氏不少传人仍然只称“六合拳谱”,如姬氏徒孙“河南府李”在序中只称“六合拳”、“六合拳谱”,未称“心意六合拳”及谱。而姬氏的六合枪师兄弟王仲锦留存的枪谱后的附录上,则有“六合刀谱”、“心意六合拳谱”。为什么不把“六合刀谱”写成“心意六合刀谱”,道理很简单,因为“六合刀”、“六合枪”都是姬氏向董秉乾老道学的,不是自己创的,而六合拳是姬氏自己化来的,拳谱内容大部分也是来自“心意拳谱”,所以姬氏自己敢命名为“心意六合拳谱”。

 

当然,姬氏也从异人处学到了“华山老人运气法”,即“易筋经贯气诀”(神拳谱中有记载),并据此创“大炼气架”,“易筋经贯气诀”不仅在“三三拳谱”中有记载,而且“易筋经贯气诀”、“大炼气架”等在李存湖12大势一支传人中至今有完整传承。

 

怀庆府又称怀川、牛角川,在太行山脚下,翻过太行山就是姬氏家乡蒲州,姬氏在牛角川学艺、活动时间很长,以致有人误把姬氏说成是牛角川人。姬氏六合拳的早期弟子武光等就在该处的太行山山上陵川县。可见姬氏创成六合拳已经是四十岁后了。姬氏老年时(五、六十岁),遇陕西一支回民流寇(老回回马守应之残部)洗劫尊村,带领村民抗击来寇,“手歼巨魁”,而流寇中来自终南山蓝田县南山的一位姓郑年轻人目睹了姬氏的神勇,后来装哑打扮要饭的去姬氏宅前偷艺、学艺,后去河南传“河南府李”等。“河南府李”去豫北安阳与明初“长枪李” 八世孙李存湖、李存海兄弟俩切磋交流,互传技艺。又在豫南洛阳传马学礼心意六合拳,传洛阳平乐郭祥泰“正骨术”等,被清廷“血滴子”注意上后,隐走。现在武光一支基本失传,李存湖、李存海传人也仅剩一支传承完整;马学礼不仅传了少林寺马氏自己改编的“心意把”,而且传了亲外甥洛阳马兴,南阳张志诚,及洛阳族人马三元,马三元后迁许昌繁城,该支基本失传,马兴一支传人也很少,正宗的也仅剩一支;张志诚一支传得最广,其外甥李祯除传张聚、白先师(丁仁的师父)等外,还传戴氏父子。。。

 

 

古怀川大地,诞生了黄庭经、李道子养生功、。。。董成老道通背拳、董秉乾老道之董氏六合枪、济源异人之心意拳、。。李春茂及外甥、儿子陈奏庭、李仲、李信学十三势太极拳、通背拳;姬氏在此学六合枪(董氏六合枪、刀中包含了心意六合拳所有内涵、身法、步法、眼法及大部分手法内容),创成六合拳后又在此与济源异人切磋交流。。。

  当然,李际遇杀死在场所有少林寺僧的影响,及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才开始慢慢恢复,也证明了紫元过去文章的文章“少林寺心意把是乾隆年间马学礼所传”。康熙末与清雍正年间,姬氏徒孙“河南府李”与康熙二十三年后才进少林寺的主持是朋友,“河南府李”约于1726年传马学礼,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更改“勇战心意枪诀”的序文,而成“三三拳谱”中“六合十大要论-序”,并嘱马学礼再苦练三年,去少林寺试艺,约于1736年马学礼三十余岁时赴少林寺,无对手,被请求留下拳艺,马学礼是回民,不愿久待在少林寺,故自编一套“心意把”传少林寺僧,这就是为何少林寺心意把第一代和尚是在乾隆年间的原因。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倒退的烂车

[转载]一个差点被种族灭绝的民族。。。

$
0
0

由于长期搞愚民政策,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高度无知,甚至连自己差点被杀光的历史都浑然不知,所以历史的悲剧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临到中国人的头上.我常常为我们这个被愚民政策几乎毁掉的民族感到痛心.这里讲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事件-------种族灭绝! 

在中国,有很多人尊成吉思汗为民族英雄,并且以成吉思汗打下的辽阔疆土为荣.这里我想告诉这些人的是:你们搞错了.他是征服者,而且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差点让中国人绝种的人! 成吉思汗对中国人实行的是种族灭绝政策,认为汉人太多,必须斩尽杀绝,要变城廓和村庄为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具体的做法是:破城以后,将汉人驱赶到郊外,然后命令工匠出列,其余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在这种血腥的屠杀下,北方的汉人在金人的名义下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南方的汉人也几乎被杀光,以四川省为例,南宋时有人口1300多万人,被杀得只剩下80万人.其它南方各省的情况也差不多.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被杀汉人达7000多万人.而宋代的中国总人口还不足一亿.

 

 

 

这种屠杀的血腥程度大家应该想象得出来.正常情况下中国人应该被杀得干干净净,中国这块土地应该改讲蒙古语.绝不要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和南宋人同时代的很多民族就遭到了种族灭绝的命运.契丹人被金人杀了个干干净净,蒙古人杀光了金人,还杀光了西夏人.而且是如此的彻底,这些民族不光是血统,连语言和文字都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本来也将是中国人的命运,但中国人也许真的是上帝的选民,上苍凭空的对中国人多了一分眷恋.

 

 

 

派来了一个神的使者,来挽救这个行将灭绝的民族.这个人的名字叫耶律楚材, 契丹人,受过汉人的教育.懂天文历法.因为曾经正确的向成吉思汗预测了一次日全食而深受成吉思汗的信任.迷信的成吉思汗认为,天上的事情都懂的人,地上的事情肯定更懂.因而对他言听计从.官拜宰相.面对汉人行将灭绝的命运,这位外族人动了恻隐之心.终于决定来管这份闲事.他对成吉思汗进谏道:臣跟随大王多年劳苦征战,无非是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今天土地得到了,人民却被大王杀光了,大王喜欢的玲珑奇巧之士,能工巧匠,俱在人民中间,我为大王计,认为这很化不来.当时在场的蒙古人全部反对,认为这违反蒙古的既定国策.只有成吉思汗出于对宰相一贯的信任,点下了他尊贵的头-----这是汉人能够奇迹般的摆脱天命,苟延残喘到今天的真实的历史! 

我如实的记述这段历史,无意于唤起民族之间的旧仇,原因很简单::(1)民族的团结只能建立在对正义和公理的共识之上,而不可能建立在谎言和欺骗之上,尤其是自己骗自己的阿q精神之上.(2)父债不可以子偿,自然更不可以让杀人犯们的若干代后氏子孙们来偿他们的祖宗犯下的罪孽,(3)一个原本无敌于天下的民族竟然走到了灭亡的边缘,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不能全怪别人.(4)大自然的王法本来就是优胜劣汰,一个被目不识丁的蛮族淘汰的文明民族,其文明已经不是被用来传承知识,经验和智慧,而是癌变成了摧残其民族智力的恶性肿瘤!蓄意的以摧毁其人民的智力作为其唯一目的的变态文明,遍观整个人类历史仅中国一例!这种文明不仅配不上优秀,而且是实足的蠢货和白痴文明!!!但作为一个说汉语言的民族,这是一段应该永远铭刻在心的历史!对于存续了汉文明的义士-----耶律楚材,要学会永远的感恩! 


这不是一段孤立的历史,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人刻意的搞愚民政策自我摧残的必然结果.后来的大明被满清灭亡简直到了搞笑的地步.大明有一亿多人口,满人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刚出娘胎的婴儿仅五十万人.除去二十五万女人,再除去未成年的孩子,老人,残疾人.病人.能征战的人最多十多万人.一亿多人就被这十多万人征服了.这简直比老鼠降服了大象还要夸张.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已经被愚民政策搞成了一个白痴民族,在这个星球上成了一个随时可以被淘汰掉的种族!

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军团. 

中国军队是不是真的就如此的弱不禁风呢?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我们可以先去了解汉匈战争中一场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战例.由于汉武帝任人唯亲,任命的出征将领全是其舅子老表.这些人甚至是文盲和半文盲.以至于当时最著名的军事家李陵竟然榜上无名,李陵曾和司马迁一道掌管皇家图书馆,因而有机会饱览在民间无法见到的大量中国古兵书,成为了当时的兵法大家.不服气的李陵找汉武帝论理.因为匈奴人是全骑兵,步兵追不上骑兵,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汉军也是以骑兵打骑兵.汉武帝告诉李陵,他知道李陵的才干,但骑兵已全部派出,没兵了.参战心切的李陵只好压缩自己的期望值,要求汉武帝给他5000步兵,他愿意以5000步兵横行匈奴.这是一个很低的要求, 汉武帝无法拒绝,就给了他5000步兵,于是一代兵法大师就带着他这点小小的家当踏上了遥远的征程.最后这只小部队在远离汉境的匈奴腹地和匈奴王亲自指挥的十几万匈奴主力骑兵遭遇了.

 

 

 

人员对比是三十比一,兵种是骑兵对步兵.按古代中国军事家的研究,如果是一对一,因为骑兵转身和躲避匀不灵活,所以骑兵不是步兵的对手.但如果列阵而战.十个步兵也不是一个骑兵的对手.这是一场战斗实力对比达三百比一的战斗.按军事常识, 匈奴人一次冲锋就足以把这5000人抹掉.但这5000名中国步兵用娴熟的战斗技巧明确无误的向所有了解这场战斗的人们展示了古代中国军队卓越的战斗水准. 匈奴人发起了一次次狂涛般的冲锋,但冲多少人上去,汉军射多少人下来.匈奴人仍然坚忍不拔的继续发起反复冲锋,冲锋到最后, 匈奴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而汉军的军阵巍然不动.最后惨重的伤亡终于让狂热的匈奴人清醒了.意识到这是一场超越他们能力的战斗,再冲下去,除了扔下更多的尸体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再也没有一个匈奴人敢于进入汉军弓弩火力的射程,只敢远远的在汉军弓弩火力的射程之外兜圈子.面对这5000汉军步兵的凶悍,匈奴王在震惊之余立刻意识到,如果匈奴举一国之力尚不能对付区区5000名汉军步兵,匈奴将丧失和大汉帝国对话的资格.面对强攻不下的局面,匈奴王别无选择,只能继续用部队缠住汉军,用士兵们的伤亡来消耗汉军的箭支.甚至不惜焚烧草场,火攻汉军.

 

 

 

骑兵一旦避战,步兵便无可奈何.而且是一只孤立无援的孤军.李陵开始带着他这5000人边打边撤.其间不断打垮匈奴人利用各种地形,各种时段和各种气象条件进行的偷袭..经过十多天边打边撤的战斗,这只小部队从匈奴腹地逐渐撤退到离汉朝边境仅三天行程的地方.此时尚有三千七百名士兵(每天战斗减员不足百人),并且携带着全部伤员,装备,淄重.如果能得到及时的补给,这支部队几乎还能和匈奴人无休无止的打下去.而和李陵保持交战的匈奴骑兵仅剩八万余人.李陵的通信兵也早已成功的冒死突破了匈奴骑兵的封锁及时的送出了求援信,但镇守边关的将领虽有三万之众,竟然不敢接应.(该将领后因此被汉武帝处死)此时匈奴王的耐心,坚持和付出的鲜血终于得到了回报.这支携带了大量备用箭支的远征军的弓弩箭支射尽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子弹打光了.最后终于被匈奴骑兵冲垮.为了挽救被俘的几百名士兵的生命, 李陵以释放被俘士兵为条件,投降了.

 

 

 

 李陵原来打的主意是诈降,然后趁隙逃脱.但汉武帝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后,立刻迫不及待的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也是因为试图阻止汉武帝屠杀李陵的家人而受的宫刑).搞得李陵有家难回.只好留在匈奴.而匈奴王经历了和李陵的这场血战之后,对李陵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听说汉武帝杀了李陵的家人,立刻把亲女儿嫁给了李陵. 李陵虽然还活着,但作为一代军事大家的李陵已经死了.在汉匈战争中,李陵没有帮过匈奴王半点忙.所以我不认为他是汉奸.而和李陵的这5000汉军步兵血战之后,匈奴王再也没有勇气和汉军的任何一支部队决战,此后所有的战斗都是在躲避不及的情况下被迫应战.足见此战对匈奴人自信心的打击.

 

 

(关于李陵的战绩,<史记> 的记述是不准确的,大家应去看<汉书> ,匈奴王自己也认为,如果匈奴倾一国之力都不能对付区区五千名汉军步兵,匈奴将丧失和大汉帝国说话的资格. 司马迁就是因为试图阻止汉武帝屠杀李陵的家人而受的宫刑.<史记> 是汉武帝生前成的书.稍微用用脑子就行.<汉书> 也为汉武帝屠杀李陵的家人找了个是事而非的台阶.因为史官们必须为当朝皇帝的太爷留下面子. 而且从司马迁对长平之战的记述看,他缺乏应有的军事常识.对秦军的包抄和断尾的兵力至少少写了一个小数点.毕竟被包围的是一支近百万的虎狼之师.) 

 

 



通过这个战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中国军队不仅不是一支弱不禁风的军队,反而拥有人类古代战争史上最卓越的战斗品质,这是一座在整个人类古代步兵战斗史上无人可以超越的丰碑,唯一和李陵的步兵战阵实力接近的是亚历山大和他的马其顿方阵,但亚历山大从未进行过实力如此悬殊的战斗.这五千名汉代步兵的战斗实力竟然超过明朝一亿多人口的总和!这场战斗明白无误的向今天的人们表明了弓箭在古代中国军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军队作战仰仗的是强弓劲弩,而不是武功..军队应该依靠弓箭还是武功作战,西方人也曾迷盲过,但英国人通过十五世纪和法国人在百年战争中的一次战斗搞清楚了这一点,交战双方是一万名英国弓箭手对四万名法国甲士, 交战的结果是四万名法国甲士不仅没能赢得胜利,反而被英国弓箭手全数歼灭,从此英国人认识到了弓箭的价值,全国人人习射,连妇女都把学习射箭作为时尚. 对弓箭的重视使英国人在十五世纪迅速的崛起,成为欧洲的强国.而中国军队至少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已经选择强弓劲弩为主战装备了.这显示了中国人的专业和内行.<荀子> 为我们留下了春秋时期中国军人标准装备的记录:操十二石的强弩,带矢五十枚,持长戈,配剑,衣三属之甲,赢三日之粮.<六韬> 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支部队的装备情况:一师(一万人)应装备强弩六千具.

 

 

剩下的四千人中,绝大部分是弓箭手.这是一支全员皆射的军队!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战术原则是一样的,仅拥有人数优势,却没有火力优势的军队是无法赢得战争胜利的.而中国人对这一点非常在行.之所以选择弩而不是弓作为主战装备,跟美国人在民间转轮手枪人手一只时,陆军的制式武器仍然是前装滑膛枪一样.能在敌人能伤到自己之前放倒敌人,这种优势是射速所无法替代的.而弓的搭配和二战中步枪和冲锋枪的搭配原理是一样的.当然,在马克芯机枪发明以前,步兵要完全依靠火力阻止骑兵的冲锋是不现实的,同时匈奴人在和欧洲人交战时也显示了其极强的火力,被欧洲人称为死亡之雨.要了解中国人是如何解决抗击骑兵冲击和防弓箭的战术问题的,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人的战术思想-----列阵而战.中国人列阵而战的理由是:(1)一千个人轮流进行的攻击,远不如一百个人同时发动的攻击有效.军队的数量固然重要,但以何种方式组织士兵投入战斗同样重要,只有万刃俱刃,才能形成势不可挡之势.(2)列阵而战可以在交战线上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使士兵们始终能够保持几个人打一个人的优势,如果战阵的壁厚是五人,则至少能保证五对一的优势.(3)可以为士兵设计出良好的防护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4)可以使勇者不独进,怯者不独退.维持住阵形就等于维持住了战场纪律. 

 

 



齐孙子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战阵史料,方阵和圆阵是所有战阵的基础,其它的阵形即可能是由小方阵小圆阵按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和而成也可能是方阵和圆阵变化而成,方阵是空心的.过去史学家的解释是便于战车驰骋.但威震天下的马其顿方阵也是空心的,而马其顿人是不用战车的.真正的原因是,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聪明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战阵中心的士兵既看不到敌人,也无法攻击敌人,战术价值为零.战阵越大,战斗力浪费越严重.所以战阵必须是空心的.罗马人排出的战阵是实心的,说明罗马人在战阵上是外行.

 

 

而选择战剑为主战装备则是白痴了,因为这是单打独斗的装备,根本无法进行战术协同.更无法抗击骑兵的冲击.如果一个人手持战剑想攻击中国军阵中的任何一个士兵,他会遭到至少五十支长戈的同时攻击,上千支强弩的抵近射击,在此之前还先要穿越上万支强弩的齐射.那不是进攻,是白白的送死.所以弩是战术协同最好的装备,长戈则是战术协同最好的短兵装备.也是密集的战阵中唯一能够有效的使用的短兵装备.是唯一符合中国军队战术思想的短兵武器,所以弩和长戈是所有中国军队唯一的标准装备.正是罗马人在军事上的外行.导致东罗马人在匈奴骑兵的攻击下溃不成军,这是必然的结果.至于战阵的壁厚,按拿破仑的战争经验,能不能迅速组成他由马其顿方阵改编而成的营方阵,组织起密集的刺刀丛,是步兵能否成功抗击骑兵冲击的不二法门. 拿破仑营方阵的壁厚是六人.

 

 

中国步兵方阵的壁厚有两种可能,一是最后排士兵的长戈能支援到第一排士兵,二是所有士兵能同时放箭.鉴于中国人对弓弩的高度重视,第二种可能性最大.中国人的阵姿有站阵和坐阵两种,站阵的士兵安全发射的纵深是两人,后排从前排肩位之上射击.坐阵的士兵可调整幅度大些,纵深三人吧.加上中国军队最小的编制是伍,所以五人壁厚的可能性最大.中国军阵能抗击骑兵的冲击是毫不奇怪的,因为这些军阵设计的抗击目标是冲击能力远比骑兵更强大的车兵.此外在中国军阵的阵前应该会布下粗树枝制成的障碍物和绊马索.

 

 

作用类似于现代的铁丝网,用于减缓敌军的冲击速度,为射倒敌人赢得时间.最后,中国军阵前肯定会布下拒马.最简单的拒马是两端削尖了的长木桩,面向敌军攻击方向倾斜着深插入土中,最复杂的拒马则安装在战车上,这种战车叫守车.环绕在战阵外围.万弩俱发,箭如雨下,箭如飞蝗,这些文字记述是古代战场中国军队炽烈的冷兵器火力最真实的写照.而中国军阵的设计目标是士兵们必须在如此严酷的战场条件下生存下来.所以良好的弓箭防护能力是所有中国军阵的第一要素.为士兵提供保护的有战车,但主要是盾牌,古代中国盾牌有三种规格,大,中,小.大盾牌为车载盾牌,用途之一是在布列一些阵形时象城垣一样环绕在外围(类似美国人对付印地安人时用马车构成的环形防御).中盾牌为站阵盾牌,小盾牌为坐阵盾牌.而且从齐孙子对马陵之战的描述”立盾牌以为城垣”看,中国盾牌和欧洲弩手的盾牌很可能一样,带脚架,可支在地上. 


了解了这些,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春秋时期,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诸候国代国依靠其弱小的国力(春秋时期的军制,天子六师,方伯三师,诸候二师,象代国这种小诸候国,最多一师)也有能力不要外援,独力打垮匈奴人的进攻.在春秋时期,整个中国北方有几十个方百里的小诸候国,这些多如牛毛的千乘之国,没有一个是被匈奴人灭掉的.事实上是没有哪个不要命的民族敢和任何华夏民族的军队交战.而且这些诸候们还是用偏师在应付着,没有哪个诸候宵于用主力去对付蛮族.而周历王俘虏犬戎全民族仅用了7000车兵.齐国的管子则把入侵的匈奴骑兵杀得个片甲不还.到了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最弱的燕国,对匈奴人也仅视为讨厌的苍蝇,只是不得不时不时挥舞一下蝇拍来驱赶这讨厌的骚扰而已.而匈奴人也从来不敢和任何华夏民族的军队正面交战.至于战国七雄中的强国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之后,在主力部队全军覆没,全国青壮年几乎死光的情况下,仍然有能力以李牧一支数万人的偏师威震匈奴,打得匈奴人只要听到李牧两个字便足以狂奔逃命.实际上如果不是拥有比赵军更优良的战马, 匈奴这个民族在当时就会被赵国的残兵败将收拾掉. 

 


事实上中国人的军事学术水准远远的超越了他们的时代,不知道是出于对于大自然的深入观察,还是出于对军事学术的深入研究,中国人很早就知道歼灭一只军队并不需要费力的在战场上把对手撕成碎片,只需要咬死对手的喉管就可以轻松的置对手于死地.长平之战就是一次典型的窒息猎杀战.秦军就是在最后一刻也没有能力在战场上把赵军撕成碎片,但却歼灭了这个强大的敌人.中国的军事动员体系也到了几近完美的程度,不仅能全民皆兵,而且能全民预备役,这种动员水准,即便是在当今世界,也只有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做到这点.这种全民皆兵不是毛昌导的民兵,而是受过严格正规的军事训练,配备完整齐全的装备,并配备了足够的合格军官的正规部队.此外.中国人对骑兵和车兵的研究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骑兵和车兵被主要用来打击敌人的补给线,摧毁敌人的补给基地,被视作割断敌人喉管的利刃.在进行主力决战时,被用来猛烈冲击敌阵的侧翼和腹背.最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人高度提倡:兵法尚权,机者难得易逝,一旦战机有利,必须马奔不息,实施无情的追击,务必一劳永逸的彻底消灭敌人.

 

 

也就是说和老辣的中国军人作战,你只能选择战而胜之,否则等待你的就是全军覆没的命运.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这种一战灭一国的精彩战例.军事学术水准的高度发达使每一位将军都懂得打击敌人的补给线和保护自己的补给线的极端重要性,加上军事动员体系的高度完备,为将军们提供了庞大的作战军团,中国人早在近三千年以前就开始构筑连绵的防线,只是在没有火炮的年代,防线的形式是壁垒而不是战壕.今天的万里长城,它的准确的军事术语就是壁垒.而防守就叫坚壁不出.欧洲人直到1914年军事指挥水平才达到了这个层次.而马奔不息的战术水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也只有极少数最优秀的德国将军的指挥水平达到了这个层次.懂得装甲兵永不停步!但德国人的总体指挥水准却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也就很难做到一战灭一国. 

 


中国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毒气战的国家,方法是在上风方向燃烧潮湿的树枝.墨子上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防毒面具的制做方法. 

 


此外中国人攻城的战技术水平也到了几近完美的地步,有抛石机,有攻城巨弩(用于摧毁城墙的垛堞,让守军暴露在攻城军队的弓弩火力的杀伤之下.),有专用的摧毁城墙垛堞的垛堞摧毁器具,有可移动的箭楼式火力压制车,有在土堆上的固定式火力压制箭楼,甚至很可能还拥有罗马人引以为傲的可以直接用来摧毁城墙的石弩,因为石弩实际上只是更大的攻城巨弩.石弩的两项关键技术,复合弩(这保正了可以制作出任意强度的弩),绞盘(水井用的轱轳就是这种技术,这是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技术)在攻城巨弩上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此外还有毒气战,火攻,水攻.实际上军队规模扩大以后,每一名士兵仅仅只是往城边扔一袋砂土,也足以让城墙变成坦途.所以如果说在春秋早期,将军们不愿意攻城的话,到了战国时期,则没有将军敢于守城了,唯一的例外是邯郸保卫战,但阻挡秦军的已不是城墙,而是殊死奋战的赵国军民的血肉之躯,其中甚至包括拼死奋战的妇女和儿童! 



落后民族的可汗和单于们穷其一生不过区区数十年战争经验,而中国人拥有数千年人类战争的经验和智慧,中国军人面对所有非华夏民族的军队的时候,一直拥有着巨大的智力优势,那种自负的感觉就象一位睿智的长者面对一个懵懂的孩童,战争的胜负从来就没有过任何丝毫的悬念.在整个先秦时期,中国历史只有启土的记载,没有入侵的记录.烽火戏诸候是唯一的例外,那还是玩忽职守, 内外勾结(最终能攻破都城,内行的内贼们,反叛的中国军人还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被一个降服的民族暗算几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是这种建立在智慧之上的强大,使中国人征服了所有我们足迹能够到达的土地.只有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个例外.但唯一的原因还是他们没有城市和村庄需要保卫.可以无所顾忌的逃命.而我们的机动能力又不足以追上这些逃兵.千里运粮是古代所有民族都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而骑兵按古代军事家的研究,最主要的战术价值之一就是打击补给线,切断敌人的喉管.这也是蒙恬的秦军可以轻易的打垮匈奴主力骑兵,却不敢深入匈奴腹地的唯一原因,因为无法保证补给线的安全.是兵家大忌.这是一个吃粮食的民族在农耕时代很难完成的征服. 


综上所述,在人类古代战争史上,凡对军阵有深刻研究的民族,都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军事民族,华夏民族则是这顶王冠上最璀灿的一颗明珠! 

三,秦始皇, 赤裸裸的愚民政策,一个改变中国国运的恶棍! 

关于秦的崛起,很多文人归因于商鞅变法,说秦军从此勇于公斗怯于私斗.这是不对的,战国七雄中,士兵战斗力最强的是魏国, 魏国实行武卒制,武卒即武功高手,但战国时期的武功高手主要是指箭术高超的人而不是格斗能力强的人.就象现代军队一名优秀士兵主要是指优秀射手而不是拼刺刀高手一样. 武卒在平时负责训练士兵,战时担任基层军官,类似于今天的士官.

 

 

而士兵战斗力最弱的是齐国.管晏之道虽然富了人民,但过于消极备战,导至军备废弛.但马陵之战用事实说明: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最窝狼的士兵,只要指挥得当,照样战胜最优秀的士兵.所以从士兵身上推断秦国崛起的原因是很昏庸的. 从政治制度上推断也同样荒唐.不能说希特勒战胜了法国, 希特勒就更长于治国,斯大林战胜了希特勒, 斯大林就是全世界人民的治国楷模. 


对于秦灭六国,我觉得用西方人的一句评语更准确:没有希特勒,不会有古德里安,但如果没有古德里安, 希特勒就不会震惊世界! 只需要改变一下名词,就可以正确的总结出秦灭六国的原因: 没有秦国的扩张政策,不会有白起,但如果没有白起, 秦国就不会一统六国!白起是整个人类古代战争史上一位战神级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兵圣,也是世界的兵圣,一生摧毁的军队,不仅数量而且质量都是世界之最.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不仅无一败绩,而且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歼灭战之王.并且所有歼灭战,都是在交战双方兵力势均力敌,甚至仅有敌人一半的情况下取得的.战国七雄中军力最强的韩,魏,赵,楚的主力部队,全部毁在白起手中,有这样战神级的人物在秦国,六国不灭亡都难.秦的成功,就是军事上的成功,仅此而以,就是一个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故事. 



秦灭六国后,将其法家治国的理念推行全国.首次在中国废除黄老之道.不再分封而治,在治国上,用治军之法治国,军队需统一指挥,于是建立以一己之力治天下的集权制政权,军队需严明军纪,于是以军法的严厉制定民法.把整个国家变为了一个大军营.人民的不满是必然的.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人民之所以不满,是因为有可以参考的凭据---华夏民族辉煌的古代治迹.为了摧毁这种不满,就必须毁灭这些华夏文明记载的辉煌的古代治迹.先秦时期的中国教育是非常发达的,国有大学和小学,其中大学校长由周文王亲自担任,授课的人全是朝中大臣,老师的来源就是因为师是中国古代的军职,而授课的人就是担任这些职务的人.授课的内容主要是讲授治国治军之道,我们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政治和军事著作<政要> 和<军要> 就是这些学校讲授的内容.所以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办军事院校的国家.中国人是人类历史上最热衷于研究治国治军之道,为君为将之道的民族.

 

 

也是对做领袖的才能和品格研究得最透彻的民族.华夏民族最无价的瑰宝----先秦古籍透过三千多年的尘埃仍然闪烁着耀眼的智慧的光芒.此外还教授礼制,音乐等面子文章.所有上层社会的子弟必须上学,否则父母会受到处罚,不好好学习,朝中大臣会来规劝, 规劝后仍不好好学习, 朝中重臣会来规劝,如果仍然无效, 周文王将亲自出面规劝, 如果再无效,就会摈之远方.被整个上层社会抛弃,不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上层社会的大门就会对他永远关闭.诸候国有诸候国的国学,乡有乡学,村有庠序.这些是国家出资办的公学.此外私学遍野.学生少则数十,多达数千(按此估算,孔子教书三十年,三千弟子,一名弟子学三年吧,学校大体有三百名学生,是一所低于平均规模的私学,尊孔子为教育之祖,实在是毫无道理).由于竞争机制健全,朝臣的更替很快.卸职的大臣最好的出路就是办学.而且名气越大,学生越多,收费越高.中国古代教育之发达,师资水准之高,堪称世界之最.这是中国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的坚实物质基础. 

 


秦始皇所要做的就是摧毁华夏文明,毁灭这华夏民族的镇国之宝-----可以照出画皮包裹着的一切妖魔鬼怪们的丑恶嘴脸的照妖宝镜!史书对此的记载是焚书坑儒,但这不准确,杀几万甚至几十万名哪怕是领军级的学者,不足以毁灭一个国家的文明,但焚书可以,关闭学校也可以,而这两条秦始皇都做得很彻底,这应该叫焚书禁学.任何人有书不交出来,杀本人及直系亲属,知道有人有书不举报,同杀.这种焚书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汉初,想恢复一些著名的著作,竟然完全只能靠一些80-90岁的高龄学者们的记忆(老天有眼,幸好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再有10-20年,华夏民族最无价的瑰宝-----先秦古籍就会彻底失传.华夏民族最辉煌的历史先秦文明就会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实际上秦以后,中国再也恢复不了黄老之道的治国模式,主要原因就是详细讲授黄老之道的治国原理的政治著作被秦始皇烧光了.为了摧毁中国人的军事才能,下令:兵书不藏民间,兵器不藏民间.有这两样中的任何一样,按谋反罪论处,族九族.军事上的愚民政策一直为后世各朝沿袭,是华夏民族几近灭亡的根源. 

 


一个恶棍竟把一个民族一生的积蓄付之一炬,华夏民族几乎倒退回了生命的起跑线,这对于华夏文明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破坏是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一个国家一旦出现无约束的极权,那就是一颗灾星,一个民族的公敌,天下人务须共伐之,这是中国人必须汲取的教训. 


四,汉武帝,奴化教育,裹着糖衣的愚民政策的开山鼻祖. 


很多人认为汉武帝伟大,理由是开疆拓土.但如果没有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三朝皇帝行黄老之道为他积累下来的巨大的国家财富,国民财富(人民如果不富,想刮也刮不出钱来),尤其是处心积滤的培育的数量巨大的军马,他最多只能是隋炀帝式的人物,这三朝皇帝并不是不想打匈奴,也不是打不过匈奴,而是匈奴人的游牧性决定了我们很难征服他们.原因上面的文章已讲过.战争必然久拖不决.从文,景帝处心积滤的大量培育军马也可以看出,他们一直在作一劳永逸的征服匈奴的战争准备.并不是像大家以为的那样懦弱.而决定开战后,又任人唯亲,竟然把军队交到文盲和半文盲手中,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此人绝非雄才大略之人.用志大才疏比较准确.好在中国军队当时的战术素养还在,手下的属将还保持着专业水准,可以及时的提出建议和忠告.才没有搞出覆军辱国的事情来,但这支近三十万清一色的骑兵的战果还不如李牧那支步骑兵混编的残军.这更与李靖征服东突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靖用兵仅十万骑,其中仅一次性在战场上斩俘的突厥骑兵既达十多万骑,最后东突厥整个民族几十万男女老幼全做了俘虏,战果大消耗少伤亡小.对贞观之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而唐代军队的战术水准已远不如汉代.这就是雄才大略和志大才疏的差别.如果这些军队是在真正的将军指挥下,匈奴人就不会只是简单的被打跑,很可能就被彻底征服了. 

但汉武帝做的最大的坏事还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自幼家贫,交不起好老师的学费,只好师从一些无名之辈,在一个人才辈出的伟大时代,却成了一个庸人.孔子一生所学是一整套繁复的周礼和音律等皮毛功夫,而当时最值钱的学问,富国强兵之道,是一窍不通的.所以会昏庸的以为,只要大家学会了那一整套繁复的周礼,明悉了尊卑关系,就解决了所有社会问题.其思想核心就是克己复礼,即认为每个人都克制住自己想改善自己生活的愿望,各安本份.作奴才的安安心心的作奴才,作主人的好好当主人.就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次序.具体的讲就是三纲五常,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需要问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地位比你们高.尊卑关系决定了你必须要服从,而且是无条件的服从.

 

 

这是对下硬的一手,而对于上,则只有仁的道德的软要求.至于不仁怎么办,则说君可以不君,但臣不可以不臣,也就是说就是一个万恶的人当君王,即便他要你去死,你也必须安安心心的作奴才,必须安安心心的去死.并且为这些无理的说教和要求给你戴上很多高帽子,称这是一种无上的美德,你做到了你就是圣贤了,就是全天下最伟大.最光荣,最高尚的人.盲从是盲从不出社会财富的,去和强盗讲道德也不可能是退敌之方.孔子的这套胡说八道,在那个竞争机制完全的时代,在所有的国君都急着寻找富国强兵之道的时代是完全没有市场的.

 

 

孔子一生号称三千弟子,知名的有72人,被后人尊为72贤,全是以道德或叫克己著称于世,是一些即没有治国之才也没有统军之术的不折不扣的蠢人和庸人!(这不奇怪,因为老师都是一窍不通的蠢人和庸人)以这样的思想统一国家,不灭亡才怪!但随着秦建立极权政权,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被破坏了,型成了无约束的极权.所谓高鸟尽,良弓藏,兔狐尽,走狗烹.从此国君敢于只要奴才,不要人才!国家治理的好坏,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军队的强弱再也没有可以对比的参照物.人才和奴才在国君眼里变得等值.俯首贴耳的奴才无疑更让国君舒心.而孔子学说无疑是最好的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哲学和最好的奴化教材!一个人的昏庸现在要变成一整个国家的昏庸,男人束脑之所以还能够代代相传, 就跟女人束脚能代代相传的原因是一样的.达尔文告述我们: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自然界,有竞争才会有进化,没有竞争,种族中基因发生的任何恶性变异都无法从血统中消除掉,就会代代相传.这个种族就会退化,并最终消亡.不幸的是这就是华夏民族最真实的故事. 


搞愚民政策的人最初的想法是,把所有的人搞成愚人,自己一个人聪明就好,就可以随意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他没有想清楚的是,周围的人都变成愚人后,自己不会被同化吗?即便始作蛹者自己能够清醒他只是在愚弄别人,他的后代也能这么清醒吗?最终的结果是当所有人都变成愚人后,搞愚民政策的人由于长期生活在愚人中,被愚人们包围着, 最终被愚人们同化,也变成了愚人中的一员.愚人最终愚弄了自己.只想搞傻别人的脑袋的人,最终搞傻了自己的脑袋.愚民并自愚的结果是一个比一个更短命的王朝.狮子王觉得统治一国狮子对自己的能力是一种挑战.它想的不是怎样提高自己做领袖的才能和品格,学习如何赢得国民拥戴的为君之道.而是为了很舒服的享受滥用权力带来的好处.不惜把一国的狮子变成一国的绵羊.不幸的是自己也自然被同化成了绵羊王.还让整个民族变成了任人宰割的殉葬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绵羊王绝不可能比狮王命长!这就是自欺欺人的中国统治者们的愚蠢的故事!愚民政策是所有劣质政权的庇护所,就像霉菌只能在见不到阳光的地方生长! 

 


军事上的愚民政策后果更严重,仅仅到了东汉末年,魏晋之后,便有了五胡闹中原.中国最后的一批懂行的军人出现在唐初,唐太宗深得骑兵真传,懂得兵法尚权,机者难得易逝,在战机有利的时候,实施追击要马奔不息,一劳永逸的彻底消灭敌人.在统一中国的战斗中,有多次一战灭一国的完美表演.李靖深得阵法真传,懂得用兵之道唯在方圆.王世充深得城市攻防战的真传,知道在城墙上架设巨弩,用来摧毁敌人的攻城装备(作用类似于反坦克炮).但这就是中国人全部的家底了. 


从此以后,随着军事知识的彻底失传,上至皇帝,王,公,将,相.下至普通百姓,再搞不清将军和普通士兵的差别,以为将军就是武功比普通士兵高强的人.看一看明代的<三国演义> 大家不难对这一点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拔将军的考试,变成了可悲的武术比赛,武术不仅不是国粹,反而是一个民族在军事上高度无知的标志,是国耻!一个国家愚昧至此,不灭亡才怪! 


通过中国由盛及衰的历史,透过蒙古人屠杀的屠刀,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和我得出同样的结论: 一个国家一旦出现无约束的强权,那就是一颗灾星.谁要想再在中国搞愚民政策,谁就是华夏民族的公敌.天下务须共伐之.没有知情权,人民就是强权的玩偶,没有言论权,人民就无法捍卫自己的权利.千人之诺诺,不若一人之谔谔,言路的通达是一个社会健康的标志, 是一个社会能够得到不断改善的前提,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天安门前的华表,那是远古时代懂得治国之道的先帝们必须在其房前树立的诽谤之木的遗迹,君明才能臣诤,一个社会一旦再听不到批评的声音了,那不是就大治了,而是一个政权行将就木的标志.鬼谷子先生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在一个政权还有希望的时候,可以尽量去帮助它,但一旦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就只能动手去埋葬它! 

 

 

 

 

此为早期版本,亦为便于阅读的网络缩写版本,欲阅读补充史料后的完整版本

 

搜索《华夏民族兴衰史的研究及反思》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17岁女生震撼演讲

$
0
0
原文地址:17岁女生震撼演讲作者:
 17岁女生震撼演讲:假如我活了两千岁,我的祖国她是谁?

一所高中举办热爱祖国的主题演讲,这是一位少女的演讲稿,其清醒认识超过我们大部分成年人,中国下一代有希望!中国有希望!

下面是演讲全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一(6)班的王珂儿,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假如我活了两千岁,我的祖国她是谁?》 。我没有他们慷慨的语调,也没有他们激扬的热情,对于祖国二字,我有的是我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我们社会不缺有知识的头脑,缺的是有头脑的人。

我在想假如我活了两千岁,我的祖国她是谁在汉朝,我的是祖国是大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在唐朝,我的祖国是大唐,万邦来朝的大唐;在宋朝,我的祖国是大宋,那个科技领先,经济繁荣的大宋。在元朝,蒙古铁蹄把我们践踏为四等公民,我的祖国是大元吗?我应该爱她吗?在清朝,满人从关外杀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扬州大屠杀让南京大屠杀都黯然失色,我的祖国是大清吗?我该如何去爱她?时间长了,渐渐地我们认了,谁霸占了你的母亲,你就认他做父亲,我们犯贱吗?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日本占领了我们中国,同学们,今天我们会欢呼天皇万岁吗

如果我活了两千岁,谁是我的祖国,真的让我很迷茫。

我的心中有个祖国,那是一个公平、公正、没有憋屈的地方;我的心中有个祖国,一个让你赢,赢得坦坦荡荡,输,输得心服口服的地方;我的心中有个祖国,她随时都可以展开翅膀给你保护的地方;我的心中有个祖国,无论你过的多艰难,都让你心中充满希望的地方。德国出产马克思, 俄国出产斯大林,美国出产华盛顿,英国出产丘吉尔,俱往矣,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等少年手里必会有一个升级版的祖国,她让每一个人都在心中深深地爱上她,她让美国羡慕我们的民主,让德国羡慕我们的技术,让日本羡慕我们的民富,让新加坡羡慕我们的清廉。看他日,我的祖国,必是一个朗朗的乾坤,一个让后世子孙千秋万载也忘不掉的祖国!(完)

评论:

中国梦,中国人的三个旧梦:第一个梦叫明君梦,就是希望有个好皇帝,希望一切问题有现成的解 答,一切好事有统治者恩赐;第二个梦叫清官梦,如果皇帝指望不上了,就希望有一位清官,两袖清风,还能犯言直谏,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第三个叫侠客梦,如果清官也指望不上了,就希望有一个侠客来报仇雪恨。

中国人的三个新梦:第一个梦叫自由梦,就是从一元化高压下解脱出来,不再受专制统治、权贵横行的压迫。第二个梦叫人权梦,就是人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再有任何高居普通民众之上的 特权叫人恨而无奈。第三个梦叫宪政梦,就是全民制宪,全体国民一起来制定基于人人平等基础上的根本大法,并且一切依此办事。

三个旧梦是臣民消极被动的黄粱美梦,是愚民政策给臣民带来的千年噩梦,只会使民众变成温顺的绵羊,任凭统治者作威作福,宰割屠杀,永远统治。

三个新梦是商业文明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启蒙的体认,是全民大觉醒的表现,是志士仁人浴血奋战后的必然结果。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 Article Removed ---

$
0
0
***
***
*** RSSing Note: Article removed by member request. ***
***

[转载]回眸

--- Article Removed ---

$
0
0
***
***
*** RSSing Note: Article removed by member request. ***
***

[转载]太震撼了,看看什么样的才是民主社会!!!

Viewing all 69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