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心意拳”的高降衡为什么把自己的著述称为“形意拳”?这与“心意六合拳”安大庆的弟子宝鼎把自己的著述称为“形意拳”是一个道理,那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形意拳书藉已经出版了多本,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书籍一本也没有出版,而李洛能传弟子时也是说是心意拳,但因山西、河北人的发音问题,李洛能在河北的传人就以为是形意拳,而孙禄堂、李剑秋等又率先以“形意拳”之名出版书籍,其他形意拳传人也纷纷出版书籍,本来在太谷李洛能的弟子还是称“心意拳”的,如车的碑文,李广亨收藏的拳谱《心意精义》等等,但后来也受了出版物的影响,在出版书籍时也改称“形意拳”。当然也有坚持太谷最原始称呼的如上世纪末李复祯的传人太原的张友林其出版的书名依然是“心意拳”,而宝鼎、高降衡也是受大量形意拳出版物的影响,误以为“形意拳”的名堂是正确的,于是在他们出版的书名上也改成形意拳。
该书师承表中,高降衡把曹继武列为马学礼、李祯的老师,却未列为戴龙邦的老师,把马学礼、李祯并列在一个辈份中,把李祯列为戴龙邦子文量(大闾)、文薰(二闾)及妻侄郭维汉的老师,又把戴龙邦列在大闾、文薰二闾、郭维汉及李洛能之上。这说明高降衡对河南心意六合拳传承中马学礼是李祯的师爷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把他们列为平辈。
而从高的自序中可知,高熟悉伪文《六合拳序》,被伪文搞晕了:一方面他的老师贾大俊告诉他戴家的心意拳来自李祯,但伪《六合拳序》中说来自岳飞,并由曹继武传给了戴龙邦,戴龙邦当然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们。怎么办?
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又十分滑稽的方法来写传承表,与他自序文相呼应:
首先以周侗传岳飞,岳飞是继承人,来表示与伪《六合拳序》中的岳飞是创始人的说法不同。而把岳飞的部将牛皋说成是闻周侗传岳飞心意拳的大名而去拜岳飞为师的(高降衡对“宋史”“岳传”中的人名如把周侗写成周通,及人物情况一概稀里糊涂),于是自编了一个牛皋的后代“牛希贤”,来说明经过六、七百年,周侗传岳飞的心意拳没有断过,比仅凭得了一本拳谱自悟出来的姬际可强多了,于是把姬际可也给“宰”了,提也不提,也表示与伪《六合拳序》中姬际可得谱创拳的说法不同。编造出一个“牛希贤”来,如同编造周侗发明心意拳,也是高降衡用来否定伪《六合拳序》中姬际可谱创拳的说法的。但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戴奎的拳谱中只有教戴家螳螂拳的金世魁及教戴家心意拳的李祯,可见“牛希贤”、“曹继武”并不存在,如果存在,戴奎既然记录了金世魁、李祯,绝无不记录“牛希贤”、“曹继武”的道理!因为如果真实存在“牛希贤”、“曹继武”传戴家拳艺,戴奎记载之,戴家的心意拳岂不更能显贵?!可笑的是,高降衡编造“牛希贤”六十多年后,祁县曹继植更加发挥起来了,编造了一个“牛希贤”的先人与戴龙邦的先祖戴伯苗的交往,把正儿八经的戴家的心意拳传承搞成娱乐化。
其次,高降衡把伪《六合拳序》中的曹继武列为马学礼、李祯的老师,而不列为戴龙邦的老师。如果高降衡对马学礼、李祯的辈份关系清楚的话,那么他这么列表,是在故意扇伪《六合拳序》的耳光。如果高降衡对马学礼、李祯的辈份关系不清楚而这么列表的话,是在表示对《六合拳序》的半否定,即:高的老师贾大俊告诉他戴家的拳是李祯传的,不是什么曹继武传的,所以不能按照《六合拳序》中“曹继武传戴龙邦”那么列,为了避免矛盾,戴龙邦上面索性不列谁是老师,把曹继武则列为马学礼的老师,显得滑稽可爱。
再者,从高降衡的自序中的“学礼与戴龙邦交索笃。邦祁县小韩村人,善技击,广交游,时开广盛店(河南十家店),故以武拳谱授之,时乾隆末年也。迨道光十八年,龙邦子文量(大闾)、文薰(二闾)及妻侄郭维汉皆至十家店邦执旅店业,兼讲学武艺(俗传李政曾为三人之教师)。道光二十一年间,有陕西牛希贤者来店就食。贤固牛之后,而精通斯拳者也。”也可知,高对戴氏家谱、人物姓名的真正写法,所处年代,一概无知。其高文中“道光十八年、道光二十一年”又似在故意重扇《六合拳序》耳光子,因为从“乾隆十五年戴龙邦作序”到“道光十八年、道光二十一年”戴龙邦还在请老师给儿子们授拳,脑筋正常之人是绝对认为在搞笑的。事实上1841年所谓“因替牛希贤修建住宅而感动牛希贤前来传授戴氏父子”,是高衡降张冠李戴了,戴隆邦是非常有心机的人,见李祯不愿轻传,数年后暗暗花了三百两白银替李祯改建住宅,李祯一日返回家乡竟然不识自家房屋,询问后因感动再赴社旗,戴氏父子始得真传。而光绪21`年出自太谷形意门车、宋的《六合拳序》,居然说戴龙(隆)邦生于康熙52年(1713年),被提前了近80年(戴隆邦为明初戴氏19世孙,如此,戴氏前18代祖宗就平均活了不足18岁,大部分都夭折。而道光21年即1841年,一百二十八岁的戴隆邦居然为儿子们请老师学武)。车的徒孙太谷吴殿 科先生在《戴龙邦先生传略》一文中说“戴龙邦卒于嘉庆七年(1802年),终年九十岁。”也即戴龙邦死了几十年后,又复活(或者按照阿胡的Q想,是诈死)再请李祯传儿子们,而且复活后过了几十年又传1809年出生、37岁即1846年才开始学艺、学了10年,即1856年才毕业的李洛能(按车氏自家记载:清咸丰六年即1856年,李洛能先生正式收车二即车毅斋为徒,精通文笔的孟勃如将李洛能取名为李飞羽、字能然,将女婿‘车二’取名为车永宏、字毅斋。从此,李洛能先生将戴氏‘心意拳’悉心传授与车毅斋),并且复活后一百四、五十岁时还参加抗捻匪、太平天国军之战。复活后的戴龙邦感觉自己老师曹继武徒有虚名,当年教他的心意六合拳屁用也没有,是个大骗子,骗了自己的钱财与光阴。。。所以情愿让儿子拜自己曾孙辈的李祯为师再学,自己也跟着想,真是不耻下问啊!。。。而那时真实的1、790年出生的戴隆邦的还没有成亲,十来岁就夭折了,更勿论有子嗣 了!
高氏自序中其他谬误不少,紫元只以深色表示出,不再具体指出。
附:《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
序
国术一道,由来已久。虽代有名流,然其教多属口传,且尝授艺不授意,攻斯术者,若无专书以考,每抱向隅之叹!近夫国民精神蒌糜不振,西人称为东亚病夫!先知觉者,为保存国粹,复兴民族计,感武术之需要,诚教国之药石,于是竭尽其力,以倡导之。向不轻视于人之拳谱精义,亦多见诸著述,公示于人耳。余友高君殿卿,酷好斯道,精天形意拳,每工作之暇,必同二三知己,悉心研究,偶然兴高采烈,通宵达旦,未见有情容。乙亥之春,君将其所学编定成书,定名为《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其练法,必先从基本着手,首站丹田次练六合,使丹田之气灵活无滞,再将心神意气,手眼身法步,贯注一气,不有空隙,则内外六合成功。其次本五行相生、相克之道,以究劈钻崩炮横五拳,精而后再习,形象暨各种器具,务要仲缩自如,纵联敏捷,一发而人不及避,且此拳势虽单纯,不若花着可以悦人耳目,然一拳精,而后习以他拳,不令学者有贪多不确之弊,亦斯拳之所长也,若能彼此基础练法纯功习练,左右互易,进退连环。须由熟而求精,尤以实用为贵,如此沿可适其极也。是年,余流学并院,适君长院会计,时欲将其手著问世,询诸余志,余以此拳诚有裨益于社会,然个人于此道向无研究,可谓寡闻浅见,故不敢忘言,就管见所及,而弃于书站,聊作介绍可耳。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夏 古陶李乡亭敬叙于太原并州学院
自序
余幼时最喜运动,读书之暇,尝习国术以自娱,然以派别悬殊,无所适从。十五岁时,有乡人贾翁大俊者,好道貌岸然学,精形意拳,声望素著,远近闻名,余仰其道,以师事之,赖翁耳提面命,历十数寒暑,而行功未敢可断,其所讲之理论及应用,至理名言,所谓集思广益,精通艺术者也。其后游学苏州,得遇长隆镖局左炳兴君(晋文水人),时蒙君指导之,余于是益信国术之精奥玄妙,绝非旦夕可立待而成,是以益不敢自信,而愈觉不足。乙亥之春游并门,正值本省盛倡国术之际,务以发扬武德,健身强国为目的,各地各流,一时云集,诚可谓武术中兴,千载佳会,硕宿高隐,献艺社会,绝不敢饶舌以误世,然慨世之国术名家,偶有心得,必珍藏之陋习相演,今古皆然,而衣钵于是失真传焉。余有感于斯,就余师所传之形意拳基本行功之方法,及各路姿势之原意,和盘托出,间有参以已意者,亦为实际上所应有,断乎不度察也。愿作初学者入门之途径,及研究期巡者之一参考书可耳。何受海内外方家以指正,实所企章。
第一编
第一章 绪言
形意拳之基础功夫,在乎锻炼丹田六合以及五行十二形各式。得其全者可以祛病延年,安**民;得其一总者,亦可壮胆、涨力、护体、击敌,效用至广也。然而抄袭相传,残缺难全,置丹田而不论者有之,弃六合而不究者有之,欲成大道,不亦难乎?余不揣浅陋,就吾师所传原势,绘图著说,并将用气、周天、得真等秘法,以及斯拳之各要诀付印问世。通斯拳者固可作为参考,而初学者亦可藉以升堂入室矣。
第二章 溯源
形意拳相传为宋人周通所发明,武穆得其传者,仅岳武穆一人。武穆名飞,字鹏举,河南洛阳人。父早亡,事母至孝,少负节气,足智多谋,自得周翁拳法,便殷勤行持。陕西牛皋闻名往访,至则周翁已死,遂与武穆为莫逆至交,尽得斯拳之奥妙。后金兵侵境,武穆等大破之,于是诚震遐迩。世常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见其武功为如何矣!异乎金元数代,鲜究斯技,以至几迭流传。降及明末清初,薄州姬隆风访师终南,得武拳谱,归而依法精练,斯拳乃得重兴,后传继武。继武苦学十二载,功方成,康臣癸酉。联甲三元,钦全为陕西大远总都督。后告归籍,传河南马学礼。学礼与戴龙邦交索笃。邦祁县小韩村人,善技击,广交游,时开广盛店(河南十家店),故以武拳谱授之,时乾隆末年也。迨道光十八年,龙邦子文量(大闾)、文薰(二闾)及妻侄郭维汉皆至十家店邦执旅店业,兼讲学武艺(俗传李政曾为三人之教师)。道光二十一年间,有陕西牛希贤者来店就食。贤固牛之后,而精通斯拳者也。闻龙邦好友尚义,故来访究竟,而邦不知也。后以贤之举动异于常人,卒为龙邦所发觉。贤被洁无奈,乃俱道所以。文量、文薰、维汉等三人自此遂以师礼事之。某夕,雷声叠作,大雨倾盆,贤忽仰天而叹,良久不语,时家屋残败,适逢大雨,想已倾圯矣,故不乐。文量等交相劝慰,并杂以他言,后亦渐安。嘉宾数日天晴,文量等达龙邦之意,暗差店伙携款人陕,代贤大兴土木,历一载有半,屣方成。隔数年,贤思归,龙邦父子留之不听,及还其庄,见屋已变,心怪之,而不敢虐人,询著邻人,始知颇末,于是大为感动,据有间,复至广盛店,尽传奇所知。阙后李洛能摹技往访,至则希贤已就术矣。文量等以其远道访师,行端情诚,遂与之相友善,于是四人日究斯技,行功弗辍。
咸丰间,捻匪作乱,清帝派兵征伐,随之就禽,四人皆有功焉,龙以文薰为最,故匪平之后,赦赐黄马褂以表其功,光绪初,文量等以年老归里,戴五昌、戴梁栋、朱氏、温老六、贾大俊因得其传,余事贾翁有年,聆其述传如此。
附识:1.迄今流传各地者,因为祥确,故从略。2.文薰即二闾,世以龙邦为二闾,误矣。盖乃二闾之父也。
附:
伪《六合拳序》出自车毅斋的又一证据 颜紫元
您当前位置:孔夫子拍卖网
--> 大众拍卖区--六合心意拳拳谱-------(山西太谷车二师傅家出来的)(物品编号:336444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六合心意拳拳谱-------(山西太谷车二师傅家出来的)图片1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作者:车家
出版社:不详
出版时间:1934-01-01
装订:线装
品相:八品
详细描述:页数:150
开本:32开
比较详细的拳谱,有150多页,内容非常多,太谷车家出来的,有印章,是收藏、练拳、的好资料。
孟勃如先生将女婿车二(车毅斋)介绍给李洛能先生学习‘心意拳’,同时孟勃如也向李洛能先生学习‘心意拳’。清咸丰六年(1856年),李洛能先生正式收车二(车毅斋)为徒,精通文笔的孟勃如将李洛能取名为李飞羽、字能然,将女婿‘车二’取名为车永宏、字毅斋。从此,李洛能先生将戴氏‘心意拳’悉心传授与车毅斋。“以后清同治年间李洛能谋事于太谷镖局。清同治二年(1863年),李洛能因忙于太谷镖局事务,将弟子车毅斋拜托给代师传艺的戴文雄栽培,以后学回十二形、三拳、三棍、五趟甲势……”(按:这一段粗体字,完全是胡编滥造,无中生有。紫元曾有专文详述过)
拍卖网上留言说:主要内容有:六合拳序、意拳目录、六合拳论、十二形练法、五行合一处法、拳棍赞、习艺二动、习艺三知、习艺二戒、五行相克五行相生、手中诀窍十六把气功、十八般兵器、内功经、乾坤纳卦经、内功十二大力法、地龙经、五行拳谱序、五行六合抢谱、五行刀谱、五行棍谱、六合大枪一套、伏虎拳、枪法縂论英雄谱、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张三丰先生遗论、八卦拳等等,内容太多了----
当前价格:无人出价
领先者:无人出价
起拍价:5000元
运 费: 快递:15
已经结束 |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