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岳青山”及其“十二形岳氏心意拳”也是杜撰的
关于“岳青山”,李派传人撰文到:
“李瑞东和王兰亭久闻内家拳名家岳青山(又名月二爷)身怀岳家拳绝技。二人随至诚求教,拜为门下。岳青山乃是岳飞的嫡传后人。岳家拳自古不传外姓,只在本族内传习。如有传外姓者,要按门规在祖师爷台前金盆放血,以正门户。(笔者按:李派所说的“王兰亭拜岳青山为师”之事,司新三传人都笑笑,不加评论。而司新三对王兰亭之了解比李瑞东要久、要深,司之传人说他们的老师没有岳青山“王兰亭拜岳青山为师”一说)将岳家真传‘心意十二形拳’、‘岳家八母枪’、‘勇战心意枪’传与先生和王兰亭後(笔者按:从八极传人的文章中可知,李瑞东晚年学自的八极门的大枪为其绝技,看来其‘勇战心意枪’没学好,或根本没学),自此出家,不再还乡(笔者按:此处说“岳青山”也出家当和尚去了,如果时光能倒流,这位出家当和尚的“岳青山”可能就是教岳飞射艺的周倜的朋友沥泉山志明和尚,看来李派传人没有少看“岳传”。李派传人曾说李向岳学艺时,岳已九十余岁,如此高龄,还出家,撇下八十多岁的老伴,令人难以思议)。先生和王兰亭曾多次前往看望师母岳二奶奶。一次先生与王兰亭前往探望师母,兰亭曰:‘师母轻功最好,这次您老得给我师弟露一手工夫看看。’岳二奶奶闻言,放下手中八十斤重的铁拐棍说道:‘好,你二人且在里屋,我面朝内坐在外屋门栏,听我击掌,你二人速来追我。’兰亭和先生应允。掌声响后二人飞身追出,已不见师母身影。来到院中发现师母已坐在屋脊之上。老人偌大年纪,轻功如此高超,使二人惊叹不已。。。岳家拳术属内家拳,练法、打法绝妙。以凶猛刁钻见常。‘心意十二形’拳术尽是吸取飞禽猛兽之绝技研习而成。岳夫子云:‘吾门十二形拳取飞禽走兽,生龙活虎之神。飞走跳跃、文、义、理、悟而习文效,而练之外,身体内蓄精、气、神。故云练成心意十二形天下无敌手也’。。。”(笔者按:关于“岳飞创心意拳”之说,早被证明是个“伪说”。笔者得到的所谓“岳青山”心意拳谱,除了李瑞东自编自创的“心意十二形拳”名称歌诀外,便是被李瑞东作了些更改的一份姬龙峰得自济源勋掌神拳创始人李友所的“勇战心意枪总诀”后去“枪”字的序文与“原论”,想不到“自古不传外姓”的“岳青山”还得借用姬祖传人之论来作为“岳氏心意十二形拳”的理论。其实,此“岳青山”连同“岳氏心意十二形拳”都是李瑞东先生所造,可理论不是常人能造出来的,故不得不拿姬祖及传人之论来冒充“岳武穆”传下的理论了,只是李先生没想到姬祖是有传人有传谱的。于是,“岳青山”便露出了马脚)
笔者2006年底与一位称“老熊”或“雍阳人”的李派传人冯富民先生失之交臂,颇为遗憾。
2006年,笔者在河北阴阳八盘(卦)掌宗师任致诚师爷(1878—1967)故乡向刘师(1922-2012)学艺(笔者学阴阳八盘掌始自2000年)。之后便一路坐出租车前往廊坊李派传人张绍堂处考察、交流拳艺,而去张先生处的牵线人便是冯先生。在张先生处,笔者观看张先生及其弟子演练的“金刚八式”、“李派五行捶”、“甘淡然南派太极”、及“岳青山心意六合拳十二形”。
笔者也演练了杨禄禅原传太极十三势(也称“内传架”或“吴氏快架”。在杨禄禅宗师之时只有“外传架”即“大架”与“内传架”即“小架”两种拳架。)、吴鉴泉创太极(也称吴氏慢架)、及笔者所得传的几派心意六合拳(即:李存湖心意十二大式、马兴支心意六合拳、买壮图支心意六合拳、唐万义支心意六合拳、戴隆邦支心意六合拳)。
我们互演后,张先生及其弟子们也认为“岳青山心意拳”与本人所演练的上述各派心意六合拳,毫无相同处,完全是两回事!
笔者所演的上述五支心意六合拳除技术各有特点外,风格都是相似的,是同根同源的,都是来自明末清初的姬龙峰祖师。而笔者在张绍堂先生处见到的“岳青山心意拳”无论技术或风格,均与其所演的少林“金刚八式”相似,而且是“十二形”,非“十二大式”(笔者按:李瑞东“心意十二形”与李存湖支“心意十二大式”、戴隆邦支心意六合拳中的“十大形”、及卢嵩高的“十大形”,均不是一回事!)。
尤其是“岳氏心意拳”的发声,与心意六合拳的雷声,无任何相似处。李派的发声不仅在其“岳氏心意拳”中,也出现在其太极、八法奇门拳中,都是瞪眼嚎叫,这使笔者想起《侠义英雄传》中的那段对李瑞东先生发声的描述:“这时李瑞东的年纪已有六十岁了,因他生得。。。。,脸色如涂了鍋烟,一对扫帚眉,又浓厚,又短促,两只圆鼓鼓的眼睛,平时倒不觉得怎样,若。。。两颗乌珠暴出来,。。。胆量小的人见了他这两只眼,就要吓得打抖。口大张。。。牙齿疏露,更是怕人。。。”笔者当时见到李派传人发声的模样就如此。古拳谱曰:“大凡里手行拳。。。至杀手时。。。双眉带蹙,牙根似咬,而眉如山之陡来,一身如石之坚固。而又非若努筋面赤者之妄用其力也。”然而,这种“努筋面赤、乌珠暴出、口大张、牙齿疏露”的发声,只能对外行生手或许起些作用。是故,李派的发声与真正的心意拳之雷声有天壤之别。
李派传人張洪生先生在《宗师李瑞东》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王兰亭(永泰)乃太极拳大师杨禄禅之大弟子,早年学十二连拳周岳图,为心意拳的一个分支(笔者按:既然是王兰亭在学太极以前的“早年”所学,李瑞东又如何与王同去拜师?!)后随杨禄禅学习太极门拳艺,得其真谛,禄禅师逝世后又于光绪初年拜董海川先生为师学习八卦门技艺。”
可见,李派把河北雄县人刘仕俊(约生于1825年,约卒于1907年)在京城传的、托名是岳飞创的“十二连拳周岳图”当成了“心意拳的一个分支”(笔者按:与王兰亭年龄相仿的纪子修,及比王兰亭年长二十余岁的刘德宽、“金枪徐六”等均先从刘仕俊学“十二连拳周岳图” 或称“岳氏十二连拳” 。王、刘、纪三人后又于同治年间均拜杨禄禅为师学太极十三势。王兰亭约生于1842年,在年龄、入门时间上均较杨禄禅三子小或晚,甚至比刘德宽、纪子修入门晚,李派传人竟称王兰亭为“太极拳大师杨禄禅之大弟子”,这就同把“十二连拳周岳图”当成了“心意拳的一个分支”一样,十分想当然。)。既然“十二连拳周岳图” 托名是岳飞所创,所以李瑞东先生脑中的岳飞后人“岳青山”也就随之诞生。这与把甘凤池强行拉进张三丰太极十三势门下(笔者按:如同把托名岳飞创的“十二连拳周岳图”,强行说成是“心意拳的一个分支”,把岳飞说成是祖师),及甘凤池后人甘淡然的诞生(笔者按:如同岳青山之诞生),何其相似!
由于“十二连拳周岳图” 或称“岳氏十二连拳”的传人不少,直接把该拳内容说成是“心意六合拳”,势必招致众人嗤之以鼻,于是十二形“岳青山心意拳”如同“甘淡然南派太极拳”的名称一样,就在李瑞东先生处诞生了。
为了证明“岳青山”的存在,现在的李派传人说王兰亭等也去拜“岳青山”为师,这个说法非但得不到王兰亭传人司新三一支传人的认同,更与“王兰亭(永泰)乃太极拳大师杨禄禅之大弟子,早年学十二连拳周岳图,为心意拳的一个分支”之说,无论在时间先后上,还是内容上大相矛盾!因为既然“为心意拳的一个分支”的“十二连拳周岳图”,是王兰亭在拜杨禄禅为师前所学,那么怎么可能李瑞东与王氏一同学呢?那时,王兰亭恐怕连李瑞东存在不存在都不知(笔者按:李派正宗传人郑炳章又告诉陈庆国是司新三与李瑞东一起去拜“岳青山”的,这更应接近事实,因为王兰亭就是“岳青山”的化身,司、李既从王学六十四势“太极五星捶” ,又从其学被李派称为心意拳的“十二连拳周岳图”)。
总之,“岳青山心意拳”是受了李存湖心意六合十二大势谱及形意拳十二形的影响启发而编创的,并与王兰亭早年学的“岳氏十二连拳”的影响有关,编创者是李瑞东先生,“岳青山”或许存在,但更可能是个子虚乌有的托名,而岳飞早被证明与心意六合拳毫不相关。
“岳青山” 及“岳青山心意拳”诞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李瑞东先生损失不起被人说“未窥内家拳全豹”,即李称练了南、北两派太极,及八卦,如果未练“心意拳”的话,岂不是不美了?可惜,李先生虽见过“十二连拳周岳图” 或称“岳氏十二连拳”及形意十二形,却未见过真正的心意六合拳,这就同他并未见过陈州同、张松溪的内家拳一样,创造起来就只能以所知的“少林金刚八势”、“十二连拳周岳图”及王兰亭创编的“太极五星捶”为想象源泉了,故与真正心意六合拳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李瑞东把张冠杰先生文中提到的“1890年,王兰亭离开王府,遁入空门”(笔者按:见后文。王逸樵老师说:不是“空门”,而是“道门”。当时王兰亭已教完李瑞东太极)演绎成“岳青山教完李后,便出家”了。这是因为王兰亭教李瑞东“十二连拳周岳图”,既然李把“十二连拳周岳图”当成“心意拳”,于是把王兰亭演化为岳青山,即岳青山是王兰亭的化身,就有了足够的理由。而李把王兰亭遁入空门,说成是模棱两可的“进山”,以避免雷同(笔者按:未料,与王兰亭关系更密切的司新三传人张冠杰先生却发表了文章,阐述了真相)。
由此可知,“十二连拳周岳图”、王兰亭便是李瑞东创作“岳氏心意拳”、“岳青山”的原型拳及人物。难怪李瑞东没把王兰亭给他的“进山图”保存好,不然见了面,如何交代“岳青山”、“甘淡然”?又如何交代他作的各伪序呢?还是不见面的好啊,即便真有那么一张“进山图”,也不能好好保存了。
见识了李派上述拳法的庐山真面目后,笔者又乘车前往天津,再去拜访“狄龙太极大师”王逸樵先生。路途中,笔者收到冯富民先生的电话,冯先生问本人为何不提出与张先生交交手?笔者回答道:“为何张先生不提出交交手?本人还等着呢?”并说:“既然冯先生这么喜欢交手,人又在天津,何不我俩见个面,切磋一下?”冯先生忙推托说他的功夫不行,不愿见面。故失之交臂,十分遗憾。
然而,见识到了“岳青山心意拳”、“甘淡然南派太极拳”的真面目,使笔者不再有惑,令人感到兴奋!每当搞清一桩历史,笔者总欣慰一阵子,算是上天的奖赏犒劳。
摘自: 第七章 李派文献及李派、府内派太极之质疑,兼谈犹龙太极之渊源 颜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