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心意太极阴阳八盘-颜紫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2

《浑元剑经》是清末作品,“毕坤”人名是捏造的  颜紫元

$
0
0
《浑元剑经》是清末作品,“毕坤”人名是捏造的  颜紫元

《浑元剑经》中有一些人名,计有:清真玉妙通玄真人、 玄真玉妙真人、许地云、许国本、许立福、许仲荷四人。
还有一些落款,分别是:仙脉阐宗”后之落款:“清真玉妙通玄真人心坛敬撰,聚云山主许地云敬书”
浑元剑法内外篇原序”后落款: “玄真玉妙真人心坛撰序,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九月戊戌朔日,许国本敬书”
以及整部《渾元劍經》的主体部分“劍髓千言”落款则是“河北云中子许立福识”

紫元先把《浑元剑经》“仙脉阐宗”篇中,作者描述的传承摘录如下:

剑之肇基也哉于元始天尊--嗣传于盘古氏--以降之伏牛氏--后又传之唐李靖李谪仙(按:即唐代诗人李白)--自唐以后,越宋元二代之久,虽精于外功者不少,能行内功者几希---历于明初元末间,有毕坤者,字云龙,于韶龄之年,得异授于伏牛氏,因以遁于川之南山水莲洞。昼则采薪以自食其力,夕便内外兼修。如此者百余载,而神坠形爽,周游宇中。又阅百余载,始缘遇得以融神超脱。---由明溯至于今,数百载以来,---今则毕氏复不敢秘其渡迷之宝筏,济世全形之梁舆,更授之于大清北直顺天府,奉先郡邑,西南周口里之仙宗派者,其意将欲继绝学,开后觉于将来也。特此谨识。
    清真玉妙通玄真人心坛 敬撰
    聚云山主许地云 敬书

其中伏牛氏是老子,具体有卧在河南老君山的“伏牛”、“伏牛”因之而得名、在老君山里的老君庙的庙内正堂铸有一头卧着的铜牛神话故事。传说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坐的就是那头青牛。故伏牛氏指老子,又指那青牛,故又称“青君”。

道家善剑,因剑术古人认为是“末技”,直接称老子是祖师似不妥,故以“伏牛氏”为祖师了。这也是古剑客多奉“伏牛氏”为祖师的缘由。

从周朝的“伏牛氏”经过一千多年,传到了唐初李靖还有诗人李白,又经过六、七百年,“伏牛氏”又传给了元末明初所谓的毕坤,即“得异授于伏牛氏”。这个毕坤修炼了二、三百年,终于“融神超脱”,成不死的“剑仙”了,毕坤又过了五、六百年,在清末传给了河北的许氏兄弟等。
可见作者这支剑法的传承是神话中的神话!

其实,只要分析一下,不仅“毕坤”人名是捏造的 ,“清真玉妙通玄真人、 玄真玉妙真人”二人恐怕也捏造的。
“畢”是完成、毕业的意思,“坤”是天地之“地”之意,也就是说“毕坤”表示已经完成人仙、地仙,成了天仙了,是神奇的见首不见尾的天龙,故“毕坤”,字“云龙”。而清真玉妙通玄真人、 玄真玉妙真人“其实就是书名”浑元“二字,浑为本体,即”清真玉妙“,”元“为妙用,即” 玄真玉妙“,表示体用皆备的”剑经“之意。

因此,此书是捏造了“毕坤”、清真玉妙通玄真人、 玄真玉妙真人“,实际上是许氏兄弟自己的作品。
但作者也有理由那么说:悉明天地盈虛數,便是伏牛親身傳”。即作者认为只要明白了天地万物的道理,包括剑道之理,就可以说是伏牛親身傳了。

相对而言,本书比嘉道年间篡成谱的《剑经篇》要玄虚一些,没有《剑经篇》朴实无华,更没有1830年成谱的《青萍剑谱》朴实。

《浑元剑经》说道成分较多,其中原比喻斩除贪、嗔、癡的“神剑”、“隔山打人”的“气剑”,较易让学剑者误入歧途。其余的,也确实写得很有文采,很精妙,是本不错的习剑参考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