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朝皇帝被掳及元廷禁令导致中华武术发生根本变化 颜紫元
东、西方现存的古武术中,如西方的弓箭射艺、摔跤、拳击、击剑、德国的双手长剑;东方的泰拳、日本的剑道等。
其中,除了射艺、摔跤与中国古代一直流传至近代的形式保持一致外,拳击、泰拳、自由搏击都是散击或小组合形式,与中国古代的手搏殴击(包含跌打抓拿的散打及小组合)很相似,却与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徒手套子武术形式非常不同。
同样,西方击剑、德国的双手长剑、日本的剑道也是散击或小组合形式,与中国古代兵器的演练是一致的,也与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器械套子武术形式不同。
(紫元按:实际上日本剑道是源自中国汉唐时期的双手长刀,后来在中国失传,在日本保存了下来,并有进一步发展。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由日本人传给浙江人刘云峰,于是在中国流传起来,称为苗刀,原本也是散劈形式,但在清末民国初又被中国武术家改编成套子形式。鉴于该双手长刀的威力,清代中国武术家董梦麟的祖父在乾隆年间,据其发明的双头蛇即五虎穿林枪而发明阴阳八盘掌的同时,也创编了四尺二寸长的双手刀,即阴阳八盘刀。中国明代还有双手长剑,后来失传,却在高丽国以图谱的保存下来了,明末茅元义又从高丽把图谱带回中国。始自清康乾年间的螳螂拳传人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创编了双手长剑,也是套子形式。)
套子形式的中国武术有利有弊。
我们知道,既然是搏击,无论是兵器还是徒手相搏,都以克敌制胜为最终目的。如果不能克敌制胜,就不能叫做武术,只能称为是健身操。就拿徒手相搏来说,无论是散打还是推手,动手时不管是内家还是外家,也不管是什么派的太极拳,能够制人而不制于人,就是符合道理的优秀方法。换而言之,交手时,不是比套路,而是比技术及反应等。
因此,交手时我们又回到了中国套子武术诞生前的古武术状态。
如此,套子武术就是从练武到实用过程中多出的一个环节,即练套子武术还不能用于实战,还要进行拆手、分解、再单势或随意小组合地练,再经过老师喂手及陪打,才能实战。
由于传授保守等原因,拆手、分解、再单势或随意小组合地练,再经过老师喂手及陪打的机会,不是每个习武者都能够有机会经历的。于是,许多人练了一辈子套路,甚至套路练得很好,很有功夫,但实战时却不知所措,很容易被打败,这便是套子武术之弊。
这也是为什么《董氏六合枪》及其化出的《心意六合拳》相对而言最具有实战性的原因,因为《董氏六合枪》都是单势练或者是小组合,根本没有套路。而《心意六合拳》除了很短的四把外,也都是单势练或小组和。
套子武术之利,首先是比较能够把技术保存下来,不至于遗忘失传,避免了像世界其他各国古武术的失传与消亡。当然套子武术也可以作为一种自娱自乐及艺术表演形式,练习起来也没有单练小组合乏味,较易持之以恒。而且明代以来各种武术门派、流派的出现,也都与套子武术的诞生有密切关系。
那么,为什么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套子形式呢?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宋朝两皇帝徽宗 钦宗父子俩被少数民族金人掳走,元廷三番五次之禁兵令、以及明朝的英宗帝皇帝被蒙古人掳走的事件,这三次事件都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使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其中,宋朝两皇帝被掳走,朝廷开禁,鼓励民间习武,使民间射艺、兵器、角抵、手搏殴击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为元代民间人士创编徒手套子武术、不带刃的套子棍术,提供了素材。而且也第一次出现了“李铁枪”李全创编的“梨花六合枪”的套子兵器演练形式,其后世嫡裔明初“长枪李”李二留下的六合枪谱,是迄今为止不仅是最早的枪谱,也是最早的套子武术谱。
在蒙古人统治中国的元朝之时,朝廷严禁习武,僧俗同论,一旦发现,便是杀头之罪,甚至每村十数户人家才能拥有一把厨房用的铁刀,所有兵刃铁器弓箭弹弓都必须上交,不然格杀勿论(其情形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政府下令所有的民间枪支弹药,包括鸟铳弓箭弹弓都要没收,借着“大练钢铁”又将绝大部分民间的传统武术兵器融化销毁一样)
元代朝廷三番五次的禁武、禁私藏兵器之令(禁止持有带刃带铁的兵器、及可以用于战场上肉搏的角抵)后,有民间武术家为了保持抗蒙的实力,取材于南宋以来民间发展起来的各种武艺,参照宋末元初李全枪术的套子形式,以宋朝开国宋太祖制定的三十二条治国之策的“三十二”之数,并托名宋太祖,开创了徒手套子形式的武术“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及不带铁、刃的“宋太祖盘龙棍”,借宋太祖之名来隐喻反元复宋,从而形成中国武术史上首个徒手套子拳术。不久又出现张三丰“十三势软手”太极拳,及元末的“大红拳”等。
明初朝廷与宋初的朝廷一样也禁武,但因后来明朝的英宗帝皇帝被蒙古人掳走,朝廷开始在全国范围提倡武备,而彼时套子形式的六合枪、盘龙棍、“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十三势软手”、“大红拳”等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民间其他门派的套子兵器、拳术也不断出现,因朝廷从禁武到突然提倡,于是不仅民间武术蓬勃发展,而且少林寺武术也因此而诞生了。
要说明的是,少林寺不仅没有元代及以前任何关于武术的碑记,而且明初也没有,直到明代朝廷提倡武备之后才出现关于武术的碑记。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少林寺之所以历经好几百年不变属于跋陀一脉,在元朝却突然改换门庭,变成达摩禅宗一脉,是直接受恩于元帝。
万松的大弟子雪庭福裕(1203-1275)碑上共刻蒙元皇帝白话“圣旨”四道,分别为1253年、1261年(鸡儿年)、1280年(龙儿年)、1308年(鼠儿年)、(大德丁未是公元1307年,元成宗的年号)。也就是年约五十的禅宗一脉传人福裕在元帝任命及对少林寺的直接命令下,把自达摩以来好几百年中禅宗一直想入主少林寺的梦想给实现了,福裕及其后来者怎么可能去违背元廷的禁令让少林寺僧去舞刀弄枪呢?!(紫元按:史载张三丰曾去嵩山住过,福裕1275年去世时,1247年出生的张三丰年仅二十八岁,还在武当山脚下修炼,张三丰中年出游,去嵩山时,应该与福裕的弟子或徒孙见过面)
我们知道英宗帝被蒙古人掳走,其情形与宋代岳飞时二帝被金人掳走一样,正统己巳正是英宗被掳走之后不久,朝廷大臣徐有贞模仿岳飞迎接二帝,多次给皇帝提议要迎接英宗帝回来,有着伪造岳飞《满江红》之强烈“作案动机”的徐氏还特地去了汤阴一次,可见其欲模仿岳飞的强烈愿望!
再说一点,后来被徐有贞害死的于谦,对中华武术、尤其是少林寺武术的诞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他向朝廷倡议让全国武备,解禁民间习武,从而预防、抵抗蒙古再次入侵,就没有明代中期以后中华武术的发展与繁荣,也没有明代善剑术但因犯事而剃度在少林寺的严州某公子,决定携巨资访民间高手李叟、白玉峰,没有李叟、白玉峰被他请进少林寺,就没有少林寺武术的诞生。少林寺甚至把“武备”人格化、神话,即成了后来的“紧那罗王”,详见紫元《白玉峰是明代人》及《少林寺武术史上的一些谬误》等文。
于谦的做法与南宋一样,可是对中华武术产生的结果很不一样,前者,使得民间包括弓箭在内的兵器、角抵、殴击武艺大大发展,以致出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枪手“铁枪李全”及其创编的《六合枪》技(后世又称“梨花枪”、“杨家枪”)。并使元代禁兵令(即禁止持有带铁刃的兵器,并禁止可以在战场上肉搏的角抵)后,民间武术家得以在兵器套子的基础上编创成托名宋太祖的32势长拳。后者,因元代徒手套子武术已经诞生,所以开禁后,徒手套子武术就空前发展了。当然,从宋代开始到明代火器在战场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先进,减少了对战场上刀枪剑戟的依赖,对套子武术走向游场、民间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们看看当时少林寺的情形,宣德五年是公元1430年,是明宣宗的年号。如唐村李氏康熙年间家谱上记载的最后一位李姓,是刚出生不久的李鹤林一样,若“严州某名公子因犯事”在宣德五年前后剃度于少林寺,而其入寺前已经“娴技击,精剑术”,原本就是民间武术爱好者。十多年后,当明英宗朱祁镇于正统14年,即公元1449年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英宗被蒙古军俘后,景泰帝接位,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建议下,全国提倡“武备”。在此大环境下,觉远自己认识到自身水平有限,不足以使少林寺因之而闻名,并且知道武术高人均在民间,故携资出外寻访老师(山西太原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李通就是那时被请入京城的)。李叟、白玉峰应该就是在1450年以后被觉远请入少林寺的,少林寺的五拳、太祖拳、棍法、剑术及罗汉拳也应该在1450—1470年的二十年间传播形成并扎根在少林寺的。以后又广传,不仅有本系僧如圆性、周友、洪转等辈的,还有外系僧一贯等,以及俗家弟子如正德年间的浙江人边澄,还有通背拳创始人董成的老师张文魁,郭万清等。
李叟是河南人,本身精大洪拳(红拳)、盘龙棍术、擒拿术。大洪(红)拳即太祖长拳,发源地在河南、山东一带,那一带发明的拳术还有黑虎拳、金刚拳、以及后来的通背拳,大洪拳或太祖拳中还包括炮拳或称炮捶。
因此到了董成晚年传授怀庆府、泽州府交界的太行山许圪道村许守禄时,不仅说出自己有张、郭二师,且用了“武备”来替代“紧那罗王”(实则一回事),具体的人主要指白玉峰,但为了提高格调,故用紧那罗王或武备来替代;用“敢废”,来指宋太祖长拳的创始人,影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废除前帝,夺取帝位”之事,而“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又影射宋太祖登基定下的三十二条立国治邦规矩。
由于明朝的英宗帝皇帝被掳走后,朝廷大臣徐有贞要效仿宋朝岳飞之想迎二帝回中原,他不仅大力宣传岳飞,而且在岳飞家乡建岳庙并以岳飞名义伪造“满江红”而刻在岳庙里,刊印在宣传岳飞的书策中。
于是,在明末岳飞家乡所属的彰德府的民间已经有人把该地区“长枪李”传下的六合枪、勇战十三枪也称作“岳武穆枪法”,并在明末清初在济源“异人”(见济源“神拳谱”藏谱人原作杰后人原友耀藏老家谱上的“李友”之记载)改创的“勇战心意枪谱”之“序”中,托名是“一线仅存的岳武穆枪法”,首次将岳飞托名到套子武术器械—长枪套子中(当时还没有托名岳飞在任何拳术套子中)。而稍前明末天启年间的紫凝道人的伪书《易筋经义》中也首次达摩及岳飞分别拉入《易筋经》与《八段锦》中(当时还没有将达摩及岳飞拉入任何套子武术中)。
随着清中叶乾隆游少林寺及中岳五乳峰达摩洞后,托名少林拳法的门派越来越多,宋太祖也被拉人少林寺拳法中,最终在清末咸丰年间达摩、岳飞才首次被拉人套子拳术创始人之说中。所以达摩、岳飞与套子拳术发生关系远远晚于元代宋太祖与拳术发生关系,整整晚了六百年余年!
民国初,不仅民国总统孙中山提倡“尚武精神”并题字,而且中央政府、各级机关、各大小企业、学术机关、个人,所谓士农工商都在国家倡导下纷纷成立拳社、习武强身强种强国,是中华武术史上的黄金时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从《商君书》诞生以来的历朝历代,为了便于统治,都让老百姓愚弱,而阿毛时代更是想尽一切方法那么做,现在人们理解了阿毛时代为什么老百姓那么辛苦,却总是贫、贱、愚、弱,因为阿毛压根就不希望老百姓富强)。武术史的研究也是由唐豪、徐震等前辈开始的。
到了阿毛开始统治大陆,又开始禁武,把民间弓箭、弹弓、鸟铳等全部收缴,武术社基本上全部取消,不久又开始发动“去真功夫运动”,再把民间武术兵器也收缴,或作为废铜烂铁用于大练钢铁运动,或作为“四旧”予以毁坏。总之,阿毛不希望民风强悍,不希望有土豪乡绅。。。以《商君书》中的具有“贫贱愚弱”特征的“壹民”化,以便于统治,而且这种“壹民”化后的老百姓只要有两个功能,即平时耕种生产劳动,发动运动或战争时不要有独立思考能力而只管按照指示去做,去冲锋陷阵。所以如同中国人性、文化一样,阿毛对中华武术摧残最为严重。
可见,中国武术文化的沉浮,都与极端自私自利的封建专制独裁当权者有关,要能够独立发展,宪政是包括武术在内的所有文化的根本保障。
我们把话题再扯回原点:
原为前朝大将的赵匡胤,本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废除前帝,夺取帝位”而当上皇帝的,史称宋太祖。由于自己这段军人兵变而篡权成功的经历,为了防止他人效仿,宋太祖不仅“杯酒释兵权”,让原来他手下掌握重兵的一帮兄弟们放弃兵权,还在宋朝立国之始,就订下的禁止民间组社、私藏兵器的禁律(宋太祖本人文化虽然不高,但他非常敬重文人,所以整个宋代是中华文化气氛最好、最有发展的朝代)。
同样,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禁止民间组社、私藏兵器(与宋朝一样,都没有元朝严格),同时明朝也不设置武科。只是到了英宗帝皇帝被蒙古人掳走,在宰相于谦的提议下,全国提倡武备,恢复了武科,选拔人才,以预防北方蒙古再次入侵。
必须指出的是,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与赵匡胤军人出身不同,后来的毛泽东也是农民出身,中国历史上农民出身的就只有朱元璋与阿毛当上了皇帝,其他农民军领袖都是失败的。而阿朱与阿毛当上皇帝后与赵匡胤不同之处,就是他们俩都极其疯狂地、残酷地诛杀功臣、迫害文人(尤其是阿毛,他当上皇帝后,在一开始的2、3年中就杀害了2、3百万人,这其中大部分是与日本侵略军作战过的抗日英雄、军人)这与他们俩农民出身有关。
虽然清代雍正四年时,清廷也下过一道“禁武令”,但个人可以练武,而且该“禁武令”时间也很短。阿毛时代的”禁武“则比清代长多了,只是阿毛比较狡猾,首先把民国时期的武术社基本上全部取消,也不准民间组社。同时把民间的土枪鸟铳、弓箭、弹弓也没收掉。在1954年又开始发动”去真功夫运动“,使武术舞蹈化、体操化。
宋朝两皇帝徽宗 钦宗父子俩被金人掳走很惨,当年金兵直逼汴京(今开封市)时,北宋徽宗赵佶又气又急,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于是把皇位传给太子。继位的太子就是宋钦宗。宋钦宗和宋徽宗一样,也是苟且偷安、不思自强之辈,结果断送了大宋江山,自己也做了俘虏。被俘的还有徽宗和他的哥哥、弟弟及他的32个儿子、22个女儿,除九子赵构在外勤王、幼女仅一岁外,都做了俘虏,连同宫廷后妃、宗室贵戚、大臣约3000人被金人掳到北方。当时正是农历四月,北方还很寒冷,徽宗、钦宗二帝和郑氏、朱氏二皇后衣服都很单薄,晚上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只得找些柴火、茅草燃烧取暖。钦宗的朱皇后当时26岁,艳丽多姿,还经常受到金兵的调戏。宋徽宗被掳人员到达金朝京师会宁府时,金人举行了献俘仪式,命令二帝及其后妃、宗室、诸王、驸马、公主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装,头缠帕头,身披羊裘,袒露上体,到金朝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朱皇后忍受不了如此奇耻大辱,当夜自尽了。金人还为两位皇帝起了侮辱性封号,称徽宗为“昏德公”,称钦宗为“重昏侯”。二帝被劫持到北方后,先被关押在五国城。因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一日徽宗将衣服剪成条,结成绳准备悬梁自尽,被钦宗抱下来,父子俩抱头痛哭。后金人又将二帝移往均州,此时徽宗已病得很厉害,不久就死在土炕上了,钦宗发现时,尸体都僵硬了。徽宗的尸体被架到一个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烂时,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据说,这样做可以使坑里的水做灯油。钦宗悲伤至极,也要跳入坑中,但被人拉住,说活人跳入坑中后坑中的水就不能做灯油用了,所以,不准钦宗跳入坑中。徽宗死时54岁。徽宗死后,钦宗继续遭受折磨,最后也惨死在北方。
有意思的是,宋朝二帝被金兵掳去后,在临安的南宋王朝打破禁止“民间私藏兵器”宋初立下的祖训,而且民间人士可以通过习武考武举任官职,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来抗拒金兵。因此,南宋开始后,不仅对民间习武解禁,而且还鼓励。
《杭州市志》载:”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朝廷在临安设立武学。淳熙七年(1180年)又设《武举绝伦从军法》,规定学武之人可以直接经武考取功名,从军升官。南宋共出现二十七名武状元,其中周师、刘必方、杨必高三人为杭州人。其时,皇宫中还专设相扑营,成员一百二十名,称内等子,内又分教练、管押与预备队员。规定三年一次当殿考试相扑,优胜者除得大量物质奖励外,还可‘发诸州道郡军府,充管营军头’。在临安护国寺南高峰露台,曾有由‘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参加的全国性相扑大赛。城内还有专门用来表演相扑的瓦舍二十余处。这样,宋朝立国之始订下的禁止民间组社、私藏兵器的禁律,在南宋时实际上已经废除。当时杭州的练武社团有角抵社、锦标社、射水弩社、川弩射弓社、英略社、马社(练骑马)等。另外还有城郊的巡社(农家子弟组成)、弓箭手(居民组成)、良家子(北方流杭子弟组成)等约二十余个练武团体。他们平日“执弓荷锄,仗剑巡步”,边劳动,边练武,随时能应召杀敌。北方被金侵占区的大批难民来杭,也带来了北方流传的一些拳种和器械,。。。”(紫元按:该市志中的“也带来了北方流传的一些拳种”中的拳种是不符合事实的,市志中列举了各种武社,就是没有拳社,因为那时中国套子拳术、流派还没有诞生。当时不仅朝廷,就是老百姓也认为空手只有角抵在战场上肉搏时有用。这也是为什么元朝禁军器、角抵,但练空手拳路,甚至木棒并不算违禁的原因)
整个南宋的这个政策改变,对中华武术中的射艺、兵器习练、以及相扑的促进很大,民间的手搏、殴击也有很大发展,为元代禁军器、角抵后出现了民间习武者从兵器、角抵、手搏中化出套子拳术即托名宋太祖的“三十二势长拳”打下了基础。所以套子拳术的诞生不仅与元代禁令有关,也与宋代两位皇帝被掳走而导致南宋改变政策而出现兵器套子有极大关系!
在此大环境下,李全出生,并得名师传授枪法。因此,在南宋末就出现了著名的枪家“铁枪李“李全,并且由李全编创了有现代武术意义上的《六合枪》(又称“梨花枪”、“杨家枪”)。
我们知道汉代还是用长矛,真正枪形出现是在晋代,但长矛之技演变为长枪之技是史实。李全之前精长枪的有秦琼、王彦章、夏鲁奇,并且都是山东人,所以李全得师传古法,久练开悟创勇战13枪、六合枪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发展到“长枪李”时已经完善,“铁枪李”李全的枪法就是戚继光记载的“杨家枪”(李全是杨妙真丈夫,因李全于宋、元之间反复无常,汉人耻之,故称“杨家枪”,在历史上李全枪法比南宋的岳飞的枪法著名许多倍)。
“铁枪李全”成为历史上著名枪手的历史原因:
1,李全(1190—1231)本为山东潍州北海农家子,弓马矫健,善使一铁枪,因此被称为“李铁枪”
周密《齐东野语》卷9《李全》条载:
“尝就河洗刷牛马,于游土中蹴得铁枪杆,长七八尺,于是就上打成枪头,重可四五十斤。日习击刺,技日以精,为众推服,因呼为‘李铁枪’。”
李全肯定有师授,但历史上没有记载谁是他的枪法老师。
2,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有师授的原因,是因为山东历史上就出著名枪家:如唐初名将唐代名将秦琼(?—638年)就是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夏鲁奇(882年-931年),字邦杰,曾被赐名为李绍奇,青州(今山东青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名将,曾生擒王彦章。
3,李全出生在南宋首次鼓励民间习武,以武考取功名的大环境之后不久。
李全的枪法传给了儿子李璮(?~1262)
李璮画像
李璮又传子李彦简,李彦简在李璮兵败后逃往承德毡帽山隐居起来,并世代相传其祖李全创的枪法,直到明初20岁的李二(世称”长枪李“)出山,作为护卫永乐帝的儿子赵简王入居河南封地的八大战将之一而从此居住在河南彰德府。
明初”长枪李“出山并到河南,他家祖传的六合枪、13枪技已经达到巅峰,其子孙中有旁支慢慢传开,也开始渐渐被闻知,如嘉靖年间唐荆川、戚继光都有论述。
比如《纪效新书》中枪法以杨家枪为尚。《纪效新书》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7)的一部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前后,其第十卷《长兵短用说篇》专门介绍了长枪的练法和用法,记录了当时的六合枪技术和练法。《纪效新书》云“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据考在明中叶至清初期,杨家枪和沙家竿子、马家枪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枪法,戚氏赞誉曰“惟杨家之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
杨家枪法(李全枪法)是明代的主要枪法,“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明茅元仪《武备志》,俞大猷《剑经》)。何良臣也称“虚实尽其宜,锐进不可挡,速退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法也。”(《阵纪 卷二》)
《纪效新书》中除了记录了“六合之法”,还有就是“二十四势”:
1.夜叉探海势 2.四夷宾服势 3.指南针势 4.十面埋伏势 5.青龙献爪势 6.边拦势7.铁翻竿势 8.跨剑势 9.铺地锦势 10.朝天势 11.铁牛耕地势 12.滴水势 13.骑龙势 14.白猿拖刀 15.琵琶势 16.灵猫捉鼠势 17.太山压卵势 18.美人认针势19.苍龙摆尾势 20.闯鸿门势 21.伏虎势 22.推山塞海势 23.鹞子扑鹌鹑势 24.太公钓鱼势
“长枪李”传下的其祖上李全枪法的枪法,在明末万历年间由”长枪李“的五世孙李景隆传到了河南怀庆府河内(今博爱)千载寺太极宫,及拳友、通背拳创始人董成老道处,并分内传、外传枪技、枪谱。董成老道之侄儿董秉乾老道、徒顾殿一道长、博公道长等得内传。河内的李克复也在千载寺太极宫得传,后来传程冲斗,程冲斗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编著《长枪法选》。唐村的李自奇也得传六合枪,并传子李友。
董秉乾老道结合十三势软手、通背拳后,改创成”董氏六合枪“即王堡枪、姬氏枪;
博公道长结合十三势软手、通背拳后则改创成十三势枪法,并传李春茂、李仲、李信、陈奏庭等;
顾殿一道长保持原传枪法,未作改变,保留在”六合通背“中;
李友则改创成“勇战心意枪”、“大欒枪”(大六合枪)、“小欒枪”(小六合枪)。
我们可以从陈家沟老谱上看到这传承的痕迹:
在其“二十四枪歌诀”最后两句“若问此枪名和姓?杨家花枪二十四”,已说得很明白,是杨家枪(紫元按:“长枪李”的嫡支五世孙李景隆曾在明万历年间传怀庆府河内董秉乾老道、博公道长等“长枪李”六合枪,内容有“勇战十三枪、三十六枪、后序二十四枪、四十二合枪。”该枪法也由老道们传给了怀庆府陈奏庭、唐村李氏。)。
该“二十四枪”在陈家沟又被称为“梨花枪夹白猿棍”(我们从“梨花枪夹白猿棍”的名称上也可以看出该枪法与杨家枪即梨花枪,以及与托名白猿所传的通背拳渊源关系,从唐朝李氏家谱及陈家沟老谱内容可知,陈奏庭学了十三势软手与通背拳以及两门拳中的兵器。“梨花枪夹白猿棍”不仅表明是枪中带棍,而且告诉我们杨家枪曾经传入通背拳门派中,被通背拳吸收。同样,也佐证了唐朝家谱记载的陈奏庭不仅学十三势软手,而且还学了通背拳之记载的正确性。)但陈家沟留下的陈奏庭带回家的24枪谱是内传枪谱,内容完整,与戚继光记载的外传24枪谱有所不同。
通背拳中,如山西洪洞通背是由博爱的郭永福传去的,其中也依然保存着六合36枪、13枪等。
明初“长枪李”的《六合枪》不仅是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六合枪》枪法名称,其《勇战13枪》也是13枪的最早名称。
“长枪李”的内传枪法只有一支保存下来,那就是“长枪李”的14世孙李先俊先师。李传杜并传徒孙王先师,王传女婿李先师,李又传张老师,紫元得张老师传该枪法、枪谱。该内传枪谱也由顾殿一的”六合通背“传人传下来,可惜他们只有枪谱,枪技失传。
“长枪李”的枪谱是来自其祖先李全,到目前为止看,没有任何比“长枪李”传下的枪谱还早的枪谱,因此是中华武术史上最早的枪谱,而且很完整,这是中华武术不幸中的大幸!
由于“长枪李”与历史上汤阴岳飞是在相邻的县,同属彰德府,以及明代,尤其明末对岳飞的竭力宣称,及明代大臣徐有贞作“满江红”,并刻在汤阴当地县官为岳飞建的“岳王庙”中的立碑上,于是《勇战13枪》也被当地称为“岳王枪”,甚至“长枪李”传的六合枪也被称作“岳武穆枪法”(详见紫元《也谈“岳飞‘满江红’是不是伪作”一文)
另外,在“长枪李”之前唯一出现的枪法名称就是李全得师传古法后所创的《梨花枪》,是明初“长枪李”的先祖--南宋末李全创的。在这之前中华武术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枪法名称!
《宋史》记载李全的妻子杨妙真自诩“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尽管那时候《梨花枪》没有被称为《六合枪》,但从戚继光的著述中我们知道《梨花枪》就是《六合枪》,《六合枪》是真正的枪法名称,《梨花枪》是枪法的一种表述。
由于《宋史》就记载有《梨花枪》之名,于是,清初康熙年间茂苑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改写《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元末明初罗贯中所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增删情节、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从而成为三百余年来最流行的三国演义通行本,今天各个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基本都是源于这个版本)中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中描写赵云力战张郃、徐晃时有以下一段文字——“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认为“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这四句是“绝妙枪赞”,这里出现了“梨花”,所以后世有些艺术形式就将赵云的枪称作“梨花枪”,但这是在清初康熙年间修订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才第一次出现的。
而在正史(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司马光《资治通鉴》等)中,对赵云使用什么兵器并无只言片语的记载,所以我们无法得之历史上的赵云习惯使用什么兵器,不过按照周纬先生《中国兵器史稿》的说法,汉代“戟制最盛,矛次之”,汉末三国时代大将多使长矛,赵云使用枪矛类兵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成书于元代的讲史话本《全相三国志平话》(有刻本刻印于元代至治年间,成书应早于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明确写到了赵云的兵器是枪,并且给出了这条枪的名字。《三国志平话·中卷》——“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三国志除张飞,第一条枪。”
可见《资治通鉴》中没有说赵云用什么兵器,到了元代《全相三国志平话》中明确写到了赵云的兵器是枪,而且枪名曰涯角枪。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虽然也说赵云的兵器是枪,但不提是什么枪名。清初康熙年间的毛氏可能没有见到《全相三国志平话》中的赵云之枪名曰“涯角枪”,因《宋史》及《纪效新书》中就记载有《梨花枪》之名,于是便编在赵云头上。又因赵云“姓赵,名云,字子龙”,于是小说中的赵云《梨花枪》又被民间称为“子龙枪”了。
因《梨花枪》之名出自“长枪李”的祖先李全,于是“长枪李”传的“勇战13枪”除了被民间称为“岳王枪”外,还被称为“赵云13枪”。
如今,阿毛的尸体躯壳已经在水晶棺中陈列了近四十年了,小平同志开禁民间武术也有三十五六年了。试想,如果是毛二做接班人,中华武术老一辈人会在能够把技艺传下去以前基本上都去世完,中华武术将彻底消亡,好在斯大林被鞭尸事件使得阿毛一直处于惊恐担忧之中,而四五清明节人们自发借着纪念周恩来而表达对邪恶统治的怒吼声,让长期担心也会在死后被鞭尸的阿毛,终于诱发心肌梗死,一命呜呼。而阿毛亲定的农民华国锋及以后的毛远新等被小平同志一举拿下,中华民族之奄奄一息的武术文化得以重生,这一切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我们通过反思,所有热爱中华武术的人们就会发现,中华武术只有自由独立地发展,才能不断地发掘、继承、及吸收世界武术的优点而进步,不断进步的中华武术文化也只有在自由独立的环境下才能保存与发扬下去。而这一切只有在宪政的国家制度下才能得到保障,在宪政制度下,人们不仅能够让统治者的欺骗、愚弄、残暴等种种恶行得不逞,而且人民不高兴时,可以通过投票让统治者滚蛋。所以我们要努力实现宪政,让因统治者的自私自利而沉浮的中华武术之历史永远成为过去!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