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文献中,紫元发现:玄机和尚是福建少林寺的,他与河南少林寺没有关系。陈澄泉(不是陈松泉)是玄机和尚弟子,也是福建一带的南方人,不过陈澄泉之后自己又携重金遨游海内,遍访名师,已经不单单是玄机和尚的武艺了。陈澄泉的弟子是张鸣鹘(即张横秋先生),张鸣鹘显然也是南方人,张鸣鹘即是《拳经》的最早作者,成书于清康熙年间,可见玄机和尚是明万历人。张鸣鹘(即张横秋先生)游徽州时传张孔昭,而张孔昭也有家传的罗家短打,并结合之,故张孔昭的武艺也不纯是张鸣鹘的武艺了。张孔昭的弟子歙县胡亦政之子胡老柏(道生),在江苏太仓传的弟子良轮(即张孔昭的第四代传人)于乾隆癸酉(乾隆18年,1753年)著书《张氏短打拳谱》。曹焕斗(被误作曹斗焕,及被误认为是张孔昭的姨表兄弟,其实是姨表亲的后代)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作《拳经、拳法备要》。以后的抄谱,如同治四年的抄谱、光绪年间、民国初的抄谱则越来越混乱,张冠李戴的现象泛滥。
注意:
注意:在文献中提到玄机,又称玄武是明代万历年间人,与紫元这次在东北另外发现的最早醉八仙拳、剑创始人、道家武玄(也是南方人)有什么关系,待紫元以后再道来。
下面这页是张鸣鹄(横秋)先生的自序,其职业为“儒业”,所以作序。序中说明《拳经》的来源,是他的老师陈松泉遨游海内,遍访名家巨擘时所抄录来的,可见《拳经》内容也不是陈氏自著的,也不是来自一个人的,玄机和尚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横秋先生也只是对《拳经》作序而已:
以下是“ 乾隆癸酉岁次仲秋月天都后学良轮”《张氏短打谱》中所附的张鸣鹄(横秋)先生的自序,与上面的基本相同
良轮的谱中还有一篇“授受原因叙”,是绩溪张孔昭的自述,其中写道“自庚辰秋糊口于歙南锦庭之里”,即他于康熙三十九年,即1700年从绩溪去邻县歙县教书,这便是歙县该拳的来源:
授受原因叙
夫拳之习,奚为而起乎。盖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具者也。经云:战阵无勇,非孝也,言以保身为孝耳,矧古圣帝、明王、仁人、孝子,莫不重其
事,而尊其术,是以历代依武成名者,不一人,因人著能者,不一技,或有以弓矢、棍棒,或有以刀剑、戈矛,精其技而造其神,吾闻之矣。初未闻有以拳传于世
也,有之,乃宋太祖始创立长拳三十二势,遍打天下,莫之有敌,且卒能保身解危,籍登九五之位。若使太祖当时未习拳法,几被奸人所算矣,岂非习拳有益之一证
哉?其术感发人心,其事脍炙人口,宝而传之,仅一代从而习之,不止一人,纷纷杂出,纭纭猬生,逞奇献巧,各成一家。总而言之,无非防范保身而已,敢谓恃拳
而残人乎?孰意凡俗不古,浇漓渐开,忘乎立拳之原,昧乎习拳之用,稍得其能,遂扬眉吐气,飞拳跃腿,横行村堂,视为敌焉。嗟乎,其真无敌于人耶,殆未有真
拳其人耳,所以,弱者受其欺,寡者被其害,富者遭其辱,贫者惧其怪,俾堂之人敢怒不敢言,甚而伤残手足,以危父母,岂非不孝之奢耶。余罔窃自思曰,非拳无
以保其身,非拳无以全其家,非拳无以锄其强,非拳无以除其暴,非拳无以免其辱,非拳无以止其害,是拳之益于人也,甚亲切而不可缓者哉。乃奋然而兴,锐然而
往,专心从拳,盖有日矣,而其所以成此术者,虽予之僻性好武,亦家先人钟爱而致之也。吾十有五而志于拳,三十而立,未尝私传一人,人亦不识予之能拳,隐而
自乐,埋而不彰,若将终身焉。自庚辰秋糊口于歙南锦庭之里,里有长者荣佩兄,与其侄泰如者,颇亦好武。一日闲话,问及斯道,每以无真拳为对,予慨然叹曰,
非无真拳,盖无真传耳。继出平生所学示之,荣老乃曰:不图为拳之至于斯也,存其形势与人同,而筋节与人异也。因命其子侄辈,从余学焉,三年有成,虽不能出
众超群,略足以制胜却敌,虽不能建功立业,亦足以全家保身,虽不能尽忠尽孝,亦足以祛害除凶,固曰天命使然,实乃人事所致。俗以予为不肖,酬能必我之拳真
乎,故传授必其人,既得其人,必授其真,世之秘而不传,传而不真者,皆先生之罪也,至于乡愚野夫,道听而途说,侮慢拳师,而卒误人子弟,噫,奚足道哉。
良轮的谱中也有几篇他自己的文章,不过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把张孔昭误以为是张横秋了:
紫元按:良轮乾隆癸酉(乾隆18年,1753年)的这篇“身步宗旨”,因:“惜世代传钞,句读混乱,错字数千,难以卒读”,紫元反复读来,发现该文章段落在“世代传钞”过程中被移位,以致解读者都自以为是地“解释”,未能道明真相。紫元将文中段落回复原样,便一读就明确,其原样如下:
“拳技统宗百法锦囊
身步宗旨
常闻学书者曰:不知六书者不可以会字。谓习拳家,不具三法者尤不可一宗拳也。何为三法?乃手法、身法、步法是也。一法未精则不可以抵敌,三法不备,学而未 入门,与不学拳者无异。然而三法之中首重于步,以步为主以手为用。步者根也,身者本也,手者技也。如拙者,无根而枝附如夫耳。即手为门户,以掩周身,固不 可忽。若非身体还转支应,莫撄动敌之锋。然身手虽具圆活茍无步多进退相承,终难避冲逃直。纵能偏闪斜侧,手动而脚不应,身转而步迟。能上下乘达则进退凝 半,焉能克敌制胜哉?嗟乎,余之习拳者,端尚重手,不知体面,不为用竟,置步法而言,是犹拾者就末也。且而跨马开弓之旨,久失其传,动节运气之学世所罕 有。所以肆武者,昧偏闪腾挪之义,无起伏粘卸之方,不求动节之略,独特练力之十一。究其身法,尚未知是何样范,或稍能蹲身端坐者遂认曰身法好。常见三脚猫 假冒拳师,玄三家村里谈技,教人摆坐马势,将两脚八字分开,挺直坐下,不异老者登厕乃喻。
学者曰:“要练到推不动才妙,并不言脚步如何进退,身体如何操守,其势其名何义?其法其用时,毫无筋节指点,使人莽撞瞎摸,又如教人摆前弓后箭之势,先将
学者身体帮正向前,以前脚跨出,俨如十字屏风,然后将学者后脚弯里一蹬,看坚硬否,随喻学者曰:“此处最要坚固,不然恐被人从后往里一蹬就要跌翻闪,此议
论几令人喷饭。其如手法,则横冲直撞,但知重为能,脚步则直进直出,自谓以快便可称,岂知拳法奥妙靡穷,以如出囊无底。有许多奇正相需之方,反复制胜之
义,祗可意会难以言喻,若特手重步快之一见,遂可以尽拳法之神奇,吾不信矣。种种传来悖谬难以悉数,略举一二以见冶习之误。夫手法因宜于重,然必谙于披窍
捣窍,方能克敌。而身法虽贵,手低不有起伏卷舒,何以操持方伸缩围活之利、精阴阳幻化之微?更须手一动则身旋步转,拳一出而肘肩并随,乘虚因势方不撄人之
力,刚柔打济,始称御敌之奇。环转活便斡旋上下,庶不愧于身手运用之妙也。至于步法则不啻于快便,尤宜轻浮坚固,其要以跟宗指悬沉而移行,换步之间,撇膝
勾臁,跟尖踹腿随行,发不待意而后夅,迎锋触敌,刚柔相乘,顿则粘挨直入,硬则顺势斜还,让中不让,不攻而攻,无中翻有,绝处重生,庶几有下部之能,方称
为步法,岂止疾快而已耶?然必端心练习,朝夕无间,幽居简出,毌为集学以感,方能到此地步位。岂初学入门者遂得而言者哉?是以步法切于身手必先重致其攻,
以立根者,然后可以言拳也。故先贤定三角、梅玄步法实为拳技纲领。第由来世代已久,图诀无存,咸以口传心授,不无差错之弊,兼之习者尚奇妙之节,分生枝各
成一家,遂有寒鸡步、一字步、里八字、外八字步。步非裹形,而各不一称,但知恃能灵巧,不思偏枯,反掘此者肤学浅玩,未揣其如者可以伪乱真,互打诽谤,使
学者时疑,谈斯道者十常八九,揣本穷源者百无一益,非真传实学可向。
惟其机之南雄,曰萍水相逢,诚以三生有幸,因而各出生平所学,继复叩伊运用玄妙。
乃蒙不吝见
教,即发脚步、打个圆圈,但见一来一往,势若疆场奔马,横冲直撞不可以撄其锋芒,进退便捷,收放自然,乘虚因势,才不撄人之力,近身入怀犹如地塌山崩,起
伏无常,环转靡定,举动周旋,身手镕成一片,令人目不暇视,手不暇指,不啻迅雷奔电也。余窃奇之,于是相率吾友洪氏丰城、杨氏震条执弟子礼共从学焉。乃于
金阊门分设主馆畬,敬侍三月,朝夕亲教,得而提面命,学生平所未学,指已学之未明,讲解奥妙,窃究根源,好知往日之学,悉数偏枯大盖,冶习多叶根本也,况
者师技学名流,文武兼优,循循短短一一使人贯通,诚然大匠风范。确非凡之可并独,愧相见之晚耳。缘以先生甫旋,吾辈以渐星散,嗣各萍踪无定,离合非常,余因
家贫少食,且身懦多病,遂尔[
]懒,究其拳技之学,尤未蹬堂入室,光阴荏苒,匆匆旋延十载,辛未阳春,利遂娄东之南门,明年秋七月后蒙先生玄指与,非工深日久者不能造,无才识兼优者不
可言,其如村愚卤大,由难测识此。因不足与语也。惜吾师归泉之速,未获尽其精微。良可浩叹也。依稀宗而习之,莫
不得心应手,演习一月则起伏粘卸自觉圆活。练之半载则腾挪偏闪竟成身步蹁跹。一反一复,具横冲直撞之势,彼来我去有推坚斗硬之锋,步到身彷,敌难把捉,举
手舒放,人即颠翻,得非形势与人同而筋节与人异也,于是复采诸家步法,反复推敲比较优劣,裹无出其右者也。此秘授真传矣。余得其不敢独私,绘图着诀,公诸
同志为进道之阶尔。
乾隆癸酉岁次仲秋月天都后学良轮识。
附,原传梅花五步图式
此即古传梅花五步也,为步法之祖。一切諸傢步法悉宗之以变化耳,惜诀法遗漏以至差讹。故而有名无实,载之以备参考也。
又三角步式
此即古传三角步式也,梅花一变而为三角,世多尚之,亦诀法遗漏,習者迷濛,无非视为共套耳。
内家祕授,大敌梅玄五步横冲直撞圖訣
序
壬申秋七月,旅寓娄东之南城,得吾師秘传大敌身步之法,何啻暗室一灯,烛见千古疑图。诚哉如获珍宝也,然至道法门,不认秘绝,故诠释以启同志,幸毋浅视,轻付强暴,以失祕授遗意也。”
乾隆49年曹焕斗在其《拳经、拳法备要》中有如下这份序,所谓张孔昭所遇的异人即是张鸣鹘(横秋)先生,但张孔昭本人并没有对《拳经》作过序,作序的是他的老师张鸣鹘,可见中间隔了几代人的曹焕斗也不清楚张孔昭的具体师承,误把张鸣鹘的序说成是张孔昭的序,而上述良轮则误把张鸣鹘当成是张孔昭。同样在《家传秘要》中,光绪年间张孔昭在歙县的传人则把乾隆年间的曹焕斗当成是康熙年间张孔昭的师兄弟了,可见他们是听说了绩溪有个曹焕斗,便不经考证,就以为如是,他们把曹焕斗写成曹斗焕便是不熟悉曹氏的一证。在《家传秘要》看出,张孔昭主要传了胡亦政,胡氏受师之托,代师传师子张三昧,似乎并没有曹氏文中的程景陶。不过现在看到的都不是乾隆49年曹焕斗《拳经、拳法备要》的原谱,后人进行了不断的更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